执迷不悟不仅是一种个性,其实常常是眼界和境界问题。如果和嫉妒、狭隘捆绑在一起就是愚蠢,甚至是一种能力和素养的缺失。
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意思是,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而有些同学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高考赛点前这段时间只是“困于心,衡于虑”,却不思“而后作”,反而把这称之为“我的个性”。一天过去了,他/她没想通,来找老师,老师给他/她讲了一番道理。他/她第二天带着同样的疑惑又来了,还是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老师说,心病得自我治愈,老师只能给你宽慰,能否走出困境在于你自己。结果,他/她却说,我还是想不通。其实,你细想,你还是被嫉妒和狭隘绑架了,也可能它们没绑架你,而是你自陷其中不愿出来。你嫉妒什么呢?通常嫉妒的都是世界对你不公平,别人对你不好等等,这就是狭隘。其实,一个强大、理性、阳光、积极的人是不会被这些东西牵绊的。因为他们/她们都知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他们/她们都知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你次次来都拘于内心的结,谈个性,或者说老师说的你都懂,其实这是你没升格境界、陷入偏执,却还在想方设法让老师赞同你的正确性所导致的。至于正确与否,其实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而后作”,这样你才能走出困境。
《红楼梦》里的黛玉,无论读者怎样欣赏,无非就是黛玉命苦、敏感、没有家族势力等。但有人说黛玉痴情,那人家薛宝钗就不痴情了吗?黛玉德才兼备,薛宝钗就无才无德了吗?这些东西属于萝卜和白菜,就看读者爱什么了。但是从命运归宿来看,这两人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个暮春葬花伤神病逝,一个力挽狂澜复兴家族。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我前面讲的本质是一样的,黛玉“困于心,衡于虑”却未“而后作”;宝钗也曾“困于心,衡于虑”却选择“而后作”。从今天的价值观出发,估计没有几个人会选择黛玉作为自己的一生伴侣,即就是选择了,黛玉的忧郁、敏感、缺乏安全感以及过分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很难在一个家庭中获取和谐感,最终还是会曲终人散,劳燕分飞。相反,宝钗的豁达、豪爽、担当、包容以及善解人意等都会成为她和别人交往的加持项,再加上她的务实和当仁不让,自然会更有可能让更多人快乐。两相比较,结果自明。
智者都有宽容的共性,都有豁达的秉性;只有愚者才会斤斤计较,和别人较劲儿,和规律对抗,最终只是误了自己。至于别人呢?别人自然还是别人,他们/她们不会因为你的困境而驻足不行,他们/她们不愿这样,不会这样,更没有义务这样。这一点上,谁也没有资格强加给“别人”,因为这是人的自由权利。所以古人一句话常常让人茅塞顿开:“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归根结底,不再“自扰”,自会不“庸”。一旦不“庸”,眼界拓展了,境界提升了,自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了快乐所在,幸福就开始生长,前途就开始敞亮。
2022.5.9
图自百度,告侵必删 图自百度,告侵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