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最值得兴奋的事情,除了欢欢喜喜过大年以外,就属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了。
拼搏在赛场上的运动员,让人热血沸腾;那些散布于赛场内外的传统文化元素,也令人倍感自豪。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3bea63536639ba39.png)
比如敦煌元素,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大型永久性室内场馆——“冰丝带”,它的设计灵感便有一部分来自于敦煌壁画——“飞天”。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b2bde178ac21d0f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7d1deb3d3b0c7dc6.jpg)
不过,作为震惊世界的艺术宝库,说起敦煌壁画的“故事素材”,可远远不止飞天。之前,我们就出过一篇文章,针对佛教题材中的常见佛教故事做了一些阐述。
由于经变不属于纯粹的佛教故事,上次总结并未多做提及。因此,这一次,我们来填坑啦!今日话题——经变画!
01
什么是经变?
经变,又叫做变、变相。是一种将佛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它与唐朝的变文类似,都是供一般群众理解和欣赏佛经的通俗化表现形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c2e58df60eb253b6.jpg)
不过,变文是将深奥的佛经内容以通俗浅显的语言文字表述出来,而经变几乎是绘画类型的专属,一般以纸、绢和墙壁作为主要的载体。
但受限于漫长的时间,我们所知道的经变画,大部分都是壁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6d8d11bd5c5b8895.jpg)
不可否认的是,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文字,一直是佛教教义得以传承的重要形式。但不客气地说,在佛教流传的初期,中国的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根本看不懂佛经。
再加上佛教的经文都是由梵文翻译而来,如果没有高僧讲解,更加难以看懂。因此,为了传播教义,佛教徒们可是挠破了头。
于是,为了让更多的善男信女信奉神佛,佛教徒们不得不转用更加容易被普通民众理解的方式传教。从翻译佛经到讲经说法,再到建立寺庙、雕琢石窟造像,都是为了更加浅显地宣扬出佛陀的伟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9837f1308df600d3.jpg)
而经变,正是这一思想下的产物。佛教徒们用大师级的绘画技巧,把纯文字的佛经转化成无与伦比的图典,让不言而喻的禅理转化为直观而强烈的视觉震撼。
不过,虽然经变也是用绘画的形式阐述,它与我们写过的佛教故事画还是有所区别的。
那些常见的佛教故事,往往是以结合佛陀的“亲身”经历或者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虽然也是为了彰显佛陀的法力高深,从而吸引信徒,不过,大部分都是更加偏向于对佛陀形象的刻画,重点不在于阐述佛教的义理。
而经变画,则是以佛教义理为主,基本上专指将某一部佛经的几个品、或几部相关佛经组成的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它既刻画佛教经文结合更深的故事情节,也有根据佛经描述绘制而成的净土景象。
总体说来,佛教经变的范围更加广泛,是佛教壁画里不可或缺的一类素材来源。
02
经变画发展极简史
目前可考的,具有最早记载的经变,是源自东晋时的《法显传》,讲的是法显到印度取经时,见到了由真人扮演的睒子,以诠释佛经中的内涵。
不过,这不过是文字的记载而已。目前有关汉传佛教经变的最早实物遗存,是在成都万佛寺地区发现的一块南朝梁时期的双菩萨立像碑。
据考证,它的正面雕有须弥山的山坡、宫殿、动物、树木等,背后就是《弥勒下生经》的内容。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弥勒下生经》经变,而同期的一块石碑上也有《法华经》的经变内容。
到了隋唐时期,经变画的种类得到了空前发展,单《历代名画记》就记载了19种。
唐代的洛阳敬爱寺壁画就包含了法华太子变、十六观、阎罗王变、华严变、弥勒变等好几种经变画。如今,我们在莫高窟等地所看到的经变壁画,就有很多是绘制于隋唐时期。
与隋唐相比,宋元时期的经变画呈现出很多新的面貌。传统的石窟造像渐趋式微,原本兴盛的佛教壁画也逐渐减少。
与此相对的,是纸本、绢本的经变画开始逐步流行。
明清时期,经变画彻底成为佛教经卷的附录,少有精品,也就不值一提了。
03
常见经变画
如今,经变画已经延伸出几十种类别,不过总体来看,经变画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叙事类经变,是以经中所记主要人物活动来展开故事,主要包括涅槃经变、维摩诘经变、劳度叉斗圣变等。这一类经变画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北朝以来故事画的传统,按照一定的发展顺序表现经变主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e8a36946b9ebd00c.jpg)
还有一类是净土类经变,则以佛国净土世界为中心,如弥勒经变、法华经变、观无量寿经变、药师经变等,都属于这个类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edf814fb5b2ff076.png)
作为中国佛教艺术的最大宝库,光是敦煌壁画中,就有三十多种经变图。为此,我们从中选取比较重要的几个类别,稍作阐述。
福田经变
福田经变是敦煌第一种经变画。
由于是初创,福田经变画在形式上与当时的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几乎没有区别,但这并不影响它在敦煌经变画中的代表性。
福田经变的经文依据是西晋沙门法立、法矩共译的《佛说诸德福田经》。经文不长,大意为帝释天问佛:有人想“种德求福”,有没有种下“头发丝”那么一点“德本”而获无量“福田”的?
佛经中,佛陀给了两种回答,一是出家,另一种是做七种善事,包括建佛塔、种树、治病、摆渡、架桥、挖井、建厕所。福田经变画的就是人们在做这七种善事, 因而生活气息极为浓厚。
涅槃经变
涅槃经变主要依据《大般涅槃经》的内容构画,是对佛陀涅槃前三个月的游行教化故事的总结。
不过,涅槃经变主要是对佛陀涅槃前画面进行描绘,与本生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是同一题材,因此在呈现形式上有些难以分辨。
维摩诘经变
《维摩诘经》即《维摩诘所说经》,旨在阐说维摩诘所证之不可思议解脱法门,故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
本经的中心人物维摩诘为毗耶离国的大乘居士,他称病在家,欲令佛派遣诸比丘、菩萨来看望他。他借此机会与佛派来问病的文殊师利等菩萨和比丘反复论说佛法,因成此经。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c0cc06053bc689a1.jpg)
敦煌的维摩诘经变多数画于佛龛的两边,画面较小,内容也只有《不思议品》《文殊师利问疾品》《香积佛品》等少数几品。
其中,《文殊师利问疾品》基本上是整幅经变的中心,描绘文殊、维摩诘 “坐而论道”的图景。
弥勒经变
弥勒经有包含《上生经》和《下生经》两个部分,都有各自的经变图景。
弥勒上生经的内容比较简单,说的是天上五百亿天子在兜率天为弥勒菩萨建造宫殿的事迹。这个题材的经变画中,大多是对弥勒仙境的描绘。最有代表性的是莫高窟第423窟。
而《弥勒下生经》则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全面展现了弥勒的功德、神力和他统治下“时时安乐”“一种七收”的国土,以及众生如何才能见弥勒佛。
以此为题材的经变画则大多是对这种安乐国土的构画。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e288834f08c990e3.jpg)
药师经变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主要描绘了药师琉璃光修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要使一切众生“所求皆得”,是大乘经典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0c9369dc380945c8.jpg)
因此,药师经变所描绘的内容大多以药师佛讲经说法为主,主要展现的是药师佛管理下的琉璃净土的美好场面。不过,偶尔也有对《药师经》中,九横死画面的展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53c7200f54c2bfc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f898a69b0c536e29.jpg)
常出现的元素包括日光、月光二大菩萨胁侍以及十二药叉。
西方净土变
西方净土变是敦煌壁画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经变,包括无量寿经变、阿弥陀经变、观无量寿经变等。因为这几种经变所表现的都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而阿弥陀佛在西方,故有学者将它们统称为西方净土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6186882dd00195b2.jpg)
其中,《无量寿经》是净土群经之首,主要讲的是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成佛前,由一个国王开始,弃国出家,发48大愿,最终修成西方净土而成佛的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7a53e6b60a6c3eec.jpg)
无量寿经变基本都是对阿弥陀佛说法时呈现的佛国净土的描绘。画面重点往往是阿弥陀佛与他的左右胁侍观音菩萨、 势至菩萨,以及一座七宝池。
而《阿弥陀经》是对西方净土以及佛陀、菩萨庄严形象的描绘。因此,在整体上比无量寿经变更加华丽丰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ddd8b39fc6e0a47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38da83f04121f69a.jpg)
《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主要讲的是一个王子听从教唆,把自己的父王关在七重室内。他的母亲偷偷为父王输送食物,借此,他的父王不仅存活,还在佛陀的点化下修成正果。
王子见父亲没死,知道是因为母亲偷偷输送食物的原因,就要把母亲也杀了。后来在大臣的劝阻下,只是把她关了起来。他的母亲便向佛祷告,想要去“西方琉璃净土”,佛陀便告诉她怎样看到——即我们所说的十六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cd94f17e96de1963.jpg)
由于观无量寿经中有完整的故事,又不乏对西方净土的描述。因此,画面内容基本上要么是对这个故事的描绘,比较完整的还会在后面加上《如何看到西方琉璃净土》的“说明书”(十六观),要么是西方琉璃净土的描绘。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d5205f2a8755364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b838b213adc29f4f.jpg)
不过好玩的是,由于王子囚禁父母的行为不太被中国信徒接受,因此,在部分经变中会把这一部分省去。还有的为了将这一部分合理化,又延伸出一类因缘故事。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把这几种经变放在一起,学者们也表示有点无奈。毕竟,在现存大乘经论中,有关阿弥陀佛及其净土之事的佛经实在是有点多,约占大乘经论的三分之一。他们在经变画的呈现上也有些相似,主角都是阿弥陀佛,放在一起也是方便辨认。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47bb93a6250d796e.jpg)
法华经变
《法华经》,又称《妙法莲华经》,是佛典中的“经中之王”,卷帙浩繁、内容丰富。
其中,最出名当属《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即《观音经》,使观音菩萨成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家喻户晓的“大救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9f85e4e4857c2343.jpg)
不过,正因为法华经内容浩瀚,反而导致它难以辨认。如果没有题记,有些画面就可以有多种解释。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9e1a83e1beded8d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250704391b69dfc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ce049c340e480603.jpg)
04
结 语
相比于早已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当中的佛教故事,经变画未免显得有些难懂。它们来源于一卷卷佛经,如果对佛教经典不甚了解,甚至会看不懂画面所表达的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116c99defe97074f.jpg)
但是,作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口中“中国化佛教思想”成熟的标志,经变画的重点,其实并不是那一幅幅大师水准的精美画面,而是其中蕴含的、独属于中国人民的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26957546/80cf3140993fef7c.jpg)
这些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图像,无不为我们展示着美妙精彩的佛国世界的一隅,作为佛经文献某处篇章的具体呈现,经变画本身,就是浩瀚深邃的佛教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END-
编辑|艺旅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