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杜七
- Date:2015.11.14
1,对话旨在探索『人类思维』的作用方式——伯姆认为,究其本质,人类的思维并非是对客观实在完全、真实的再现,它只是一种有限的媒质——生成于集体之中,并在集体之上维持。
2,自己本身所具有的思维假定,这些思维假定具有强大的支配力量,其性质与『病毒』类似,有很大的传染性。当我们认识到这点之后,就能对人类思维的『分裂性』和『自毁性』产生新的理解。在这种新认识和新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保护心态就会逐渐消失,对话群体中就会萌生进而充溢一种自发的温情和友谊。
3,对话的参与者们只有认真地、长期地坚持开展对话,才能发现对话本身的潜力和创造力——亦即暴露人类深层意识结构的能力。
4,对话的过程应当是让各种不同的意义在全体参与者之间自由流动。
5,人不断地从外界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这些『感知』和『认识』被融入导记忆之中,进而生成对事物的『表征』,而这些表征又无时无刻不在指导着我们的经历与体验。这些表征的建立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对人是很必要的。但是,它也正是造成机体思维紊乱的一个核心因素。
6,人类内心中天上就固有一种需要,想去理解和认识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这个无边无际的『宇宙』,并与这个宇宙发生联系。伯姆认为,要解决这种人与宇宙之间的分割问题,就需要运用人的『注意力』。注意力与思维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在本职上是不受任务限制的,因此能够领会并理解『无限性』的精妙本质。
7,当我们共同探讨问题,或者一起行动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能否意识到:『正是我们自身潜在的恐惧和欢乐,妨碍了自由的交流与沟通?』
8,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思维假定(assumption)』和『观念(option)』,这些假定不但包括那些微不足道的假定,还包括植根于内心深处关于食物看法的最根本的思维假定,比如关于生命意义的假定、关于个体利益的假定、关于国家利益的假定等等。当这些意识深处的思维假定受到挑战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去保护和捍卫它们,而且极易情绪冲动。
9,对话的要素就在于此——它让大家认识导每个人心里想的都是什么,但并不对人们的想法下任何结论或者判断。
10,如果有证据证明自身的思维假定是不对的,那就不用坚持它。对思维假定来说,或者对任何一种观念而言,都应当保持一个开放的结构,在证据面前能够接受事实。
11,思维是一个真实发生的过程,我们必须对它加以认真的关注。就像我们关注那些看得见的物质世界之内所发生的过程一样。
12,也许这就是造成我们今天现状的一个原因。对旧脑来说,它目前所处的主要环境已经不是大自然,而是被『新脑』所围绕。大自然的信息都经过『新脑』的筛选而达到『旧脑』。——这个用《超越智商》的三重心智来解释,可能会更合理
13,求实性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分解事物,而共享性思维则倾向于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