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学习想法读书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宗之言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宗之言

作者: 语言游戏 | 来源:发表于2021-08-03 19:38 被阅读0次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太史遭刑,终成史记;人有所郁结,不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以书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史记记录了上至黄帝下到汉武帝一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的时间跨度的确非常大,让我从头到尾来写读后感的话恐怕要和史记差不多长了,所以我就谈谈我看完史记后对汉朝开国以来到汉武帝一段时间的几位皇帝的看法吧。

        首先是汉高祖刘邦,怎么说呢,其实我觉得他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心狠。他的狠是无论对谁都狠。对敌人狠,对朋友狠,对亲人狠,对自己也狠。对敌人狠对敌人狠体现在对项羽,虽然项羽放过他几次,但只要他一有机会就不会让项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虽然在对项羽的战争中他只赢过一次,但一击毙命,我觉得他俩就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一样,项羽和夫差都有妇人之仁,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明明有很多次机会弄死对方,可偏偏不。就跟打王者一样明明前期优势很大不一波带走,拖到后面被反一波了吧。然后对朋友狠体现在诛韩信、灭彭越、囚萧何、杀樊哙这几件事上,当初楚汉相持时要不是韩信选择帮他,他根本不可能赢得这么轻松,韩信念他解衣推食之恩,他却不念韩信雪中送炭之情,丹书铁券更像是一道催命符,以至于后来无论何朝何代,只要被赏赐了丹书铁券的功臣鲜有善终者。萧何、樊哙以前跟他关系那么好,翻起脸来也是毫不留情说杀就杀。还有对亲人狠,父亲、妻儿被虏,父亲即将被烹时,他居然还能淡定的说出烹好了分我一杯羹这样的话,这么不要脸也是没谁了。还有逃难时为了让马车跑快点竟然把亲生儿女踹下去四五次!要不是灌婴一再把他们抱上来可能就没有后面的汉惠帝了,我想这可能也是后来吕后弱诸刘的原因吧。对自己狠体现在一次项羽一箭射中了他的胸口,但是情况情况紧急,他强忍着剧痛还装作很轻松的样子出来稳定军心。年老时,强撑病体南下平叛,最后也因此而死。虽然刘邦的人格存在很多缺点,但他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他能克制自己欲望,他当亭长时爱姬妾美酒,然而进咸阳时秋毫无犯,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且能从众多意见中选出最优的那条。此外他的大局观也很强,比如他临死前那句:能安刘氏者必勃也。精准地预测了他死后的变化。他能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在乱世中成为一个开国帝王大多都是因为他自身的这些特点。

       

相关文章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史记》中《报任安书》中的名句。也说明了他自己写作《史记》的真实...

  • 司马迁藏在《史记》里的私货

    太史公司马迁撰写《史记》,那个目的,是相当正大:“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在他的大手笔之下,写成之...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创作背景:汉武大帝1、独尊儒...

  • 抄书*读《史记》/似此星辰同昨日~随笔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作者在书中批判了前人的“神...

  • 书评②《史记》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秀作品,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清风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司马迁 (1)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 写作者皆有舞动不羁之灵魂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乃赋《史记》;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而作《石头记》; ...

  • 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宗之言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太...

  • 初秋随笔

    送老公《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忠诚善良正义尽在于此,百川归海,生生不息。养才育物,明晓事...

  • 传说中的五帝他们为何会被后世所歌颂推崇?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是司马迁呕心沥血14年完成的巨作,书中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宗之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we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