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说:“读书能给人带来乐趣,使人文雅,并提高能力。”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不过,到底要怎么读才能提高能力?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
快节奏时代,大家阅读的目标都格外统一,那就是学以致用。有人说,要用什么就去读什么。比如工作中需要提高沟通能力,就去读沟通、心理学类的书籍。比如当妈妈了,就去阅读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有人说,无论读什么,读一本书就要有一本书的收获。奥野宣之就是这样认为的,并且将他的阅读、写作、精进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市面上以阅读为主题的书已经很多了,这本书又有什么不同呢?它能带给我们哪些新的收获呢?对于这本书,其实我们翻看目录就能知道它的侧重点。当然也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如果大家对这个作者比较熟悉,也可以判断出他的写作方向。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擅长收集与整理信息,还出版过《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和《旅行手帐完全指南》。早在2008年出版《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时,他每天都用书里的方法练习与积累,逐渐掌握了更多的读书技巧,于是将这些技巧补充到新版中。读者反映他的方法简单质朴,却有惊人的效果。
如何同时阅读多本书
在浏览这本书时,有一个点让我特别感兴趣——同时读多本书。有时我们很难对一本应用类,或是专业类书籍保持长久的兴趣。这时就想换换口味,看看小说或是其他不太烧脑的书籍。
可是同时读多本书时,是违背专注和连续的原则的,会出现一些问题。通常阅读一本书需要进行多遍阅读,每一遍的任务与目的也不一样。当在不同的书籍之间切换时,就容易混乱。奥野宣之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搜寻了书中所有关于这个主题的描述,我发现他采用了结构化的方式,将读书的整个流程分为了5个环节,可以概括为5个字:选、购、读、记、用。每个环节可以有多本书共同存在。
结构化的好处是,将任务细分后,每个环节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合并使用,而我们只需要专注于某一个环节完成工作。不过这只是大的框架,5个环节中,与读多本书联系最紧密的是“读”与“记”这两个部分。奥野宣之将其整合为3步法的“筛选程序”,即通读、重读、标记,并且提供了3个小技巧,其中标签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多本共读。
标签法需要我们给每本书准备三枚不同的标签,分别作为“通读标签”、“重读标签”、“标记标签”。在阅读书籍时根据情况,移动三枚标签。
在“①通读”一步中断时,夹好“通读标签”;
通读到某一部分时,开始“②重读”程序,记得在中断时夹好“重读标签”;
中断“②重读”程序后,开始“③标记”程序,中断时夹好“标记标签”。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在进行多本书阅读之前,当然还是要先熟练掌握一本书的阅读程序,做到有效阅读。奥野宣之的有效阅读策略是“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他将所有的笔记都记到一个笔记本上,使信息不至于散落各处。并且总结了一些简单实用的笔记方法。其中,“葱鲔火锅式”笔记法最为出名,颇受人推崇。
“葱鲔火锅式”笔记法,简单来说就是一行摘抄、一行感想。乍看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个方法的精髓在于写出自己的感想。长期坚持做这个动作,会促进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且这些感想日后也有可能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用符号将这两部分做区分,以免日子久了,分不清哪是摘抄哪是感想了。当然,在具体操作上,还有其他的需要注意的,比如一本书摘抄多少,哪些内容值得摘抄。我们可以看看奥野宣之的建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来总结经验。
做到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养成重读笔记的习惯。重读时,为了避免自己眼到而心不到,可以有选择性地做这样几件事:回忆书中的内容;添加重读笔记时的感受;将信息重组产生创意。至于重读的频率,可以自己决定。
如何选书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我们看到,除了“读书、记录、活用”,还有很大一块篇幅,放在“选书与购书”上。放到最后说,是因为很多人会觉得这不重要,看简介看目录看评价不就可以了么?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得的,直到买的次数多了,掉过坑才领悟到为什么要重视起来。我遇到过这样的书,目录标题都起得特别吸引人,但就是看不出来讲的是什么,简介里一堆荣誉光环,由于是新书评价也不多。买回来看到内容才觉得与期望不符。
所以奥野宣之设置了这样的购书流程:从广告、书籍、电视、他人推荐等途径,收集感兴趣的内容或书,到网上检索相关信息,填入购书清单,到书店查看实体书后再购买。
不过,我所在的二线城市,书店里很多新书都用包装封起来了,也可能去了书店还是看不到内容,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用书名搜索豆瓣或者微信文章,查找书评作进一步参考,删掉购书清单里不符合期待的书。
至于去书店,尽管不一定能查阅自己清单里的书,但逛不同的书店偶尔也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像是我常去的西西弗书店小而美,却有自己的图书检索系统供读者使用,找书方便。还有物外书店大而典雅,除了书籍还有杂志,种类齐全。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教我们选书、阅读、做笔记,让我们拥有更好地读书体验与收获。从读一本书到读多本书,我们的能力也在不断阅读、积累、实践的过程中历练起来。
虽然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方法也有优劣,但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都需要提高阅读、提炼、筛选、思考的能力。读书不一定是最快的,但却是最低成本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大部分人都负担得起,并且永远不会过时的学习方式。不同担心自己的起点低,提升能力可以从阅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