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秋
今天是立秋。
每到立秋我总不禁恍惚中像是回到了很多很多年以前,脑海里常不禁浮现出一个画面:在“铁路荡”(“铁路荡”是一方小田的别名,因靠着铁路且易积水而得名),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在田间劳作,母亲边插秧边告诉我们,马上就要立秋了,耕作不能违背节气,立秋是个分水岭,立秋后再插的秧收成会差很多。
南方习种水稻,水稻多为两季。农历七月中旬左右到立秋这段时间,是一年里耕作最为忙碌的,一边要抢收已经成熟的早稻,一边要抢种晚稻,俗称“双抢”。“双抢”很是辛苦,但也是土地上的人们一年的希望所在。
今天立秋那时,每家大概都有五六个孩子、七八亩水田。村庄98%的人都依赖土地的滋养。“双抢”时节,几乎3岁以上的人都会加入到农忙行列,包括那2%在城里工作的人们。通常,大人和半大人(8岁左右)负责割稻子、捆草、扯秧、插秧,大人负责耕地、犁地、脱粒、运输,小小孩负责看晾晒的稻谷,母亲们还要于田间劳作中抽时间回家准备一家人的饭菜。
“双抢”正值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我常和哈尔滨朋友讲,你在哈尔滨夏天你认为最热的某一天的正午,把车停在阳光里半小时,然后开车门上车关紧车门车窗,坐上5分钟,5分钟后您感受到的便是南方夏天的街头。当人就那么坐在车里,什么都不用干都极度的不适,想想土地上的人们却还要“双抢”,要和时间赛跑,要马不停蹄地在田间地头辛苦耕作,那是怎样一种辛劳?!
对于我们这些生长于土地上的孩子们而言, “双抢”是最刻骨铭心的第一堂人生课。
割稻子→脱粒(纯人工靠力气)→运输(用竹编的箩担)→晾晒→去瘪稻杂草→捆稻草→犁田、耙田、草田(方言:sái田、ba田、cǎo田)→扯秧苗并运到田里→插秧→看水,“双抢”大体上的工序便有这么多,细说起来则要像牛毛细雨那样绵绵无尽了。
今天立秋这样的劳作,你不勤劳怎么可能?村庄多数人是勤劳的,只有极少数懒人,这样的懒人在村庄是没有人瞧的起的,冬天来临他(她)们就可怜了,而且他(她)们的孩子将来也会跟着遭殃,人们可能会结个穷的亲家,但没有人愿意结个懒的亲家。南方的田地多是小块的,每家那七八亩田多是这儿一块那儿一块且有的肥沃有的贫瘠、有的有水有的需要放水或抽水,这就需要智慧了,有智慧的人常能事半功倍。
“ 双抢”主要靠家庭成员自己的力量,但是要高效的双抢离不开亲戚邻居的协作互助。有的家可能孩子刚出生或马上要生孩子,有的家可能新嫁娶,有故者也有新长成的后生,每家劳力是变化的。下秧苗有早晚,有的家秧苗已可移栽有的家可能还要等两天。耕牛常是几家共养共用的,有的家田有耕好,有的还在排队等牛。有的村庄距山近,有的村庄离山远,砍柴所费的时力便明显不同。
除了懒人家,“双抢”没有结束前,是没有人会停下来好好休息的,如果自家的活早早干完还会主动到需要的亲戚家帮一把手的。记忆里,大姑家的哥哥们每年“双抢”都会挑柴禾来并帮着劳作,二姑、小姑家的哥哥们也常常会来帮忙。大姐大姐夫自是不必说。家里耕田的活常常是大大爷家的兆旭哥来帮忙,有时二大爷家的胖哥也来帮忙。土地上的人们那时候互相帮忙是没有掺杂“金钱”二字的,只是在有人来帮忙的日子在桌上添两道好菜几瓶啤酒。
“双抢”场面最波澜壮阔的年代,我们兄弟姐妹年岁还小,我们给予亲戚邻居们的帮助总是很少,亲戚邻居们给予我们的帮助总是更多。等我们长大可以更有力量“双抢”时,我们多远离了土地,土地上的人们也越来越少。
今天立秋父亲50年代末从上海回到南昌拖拉机厂再到九江化工厂再到村庄,父亲是极不情愿从土地里找生活的,怎奈命运不济,空有一身技能、满腔抱负,最终还是半窝在土地上终老此生。母亲做事总是很周到,即使父亲极其反对,母亲还是选择把家里的田都种了,母亲说虽然辛苦,但是不管父亲能否赚到钱,至少田间地头的收获可以保证我们一家老小不至于挨饿。母亲智慧、善良、慈爱,情商极高,总是不卑不亢、淡定从容,不论穷亲戚还是富亲戚、位高位低的、友善之人还是刁蛮之主,母亲都能把他们弄的妥妥的心服口服,这一点我们兄弟姐妹至今没有一人能企及。
晾晒稻谷是3~8岁小小孩的活,一早把地上和qiāng里的谷堆均匀摊开,隔几分钟用耙子或光脚给谷翻边(偷懒不翻边或少翻边,稻谷是晒不干的,被大人发现要挨骂挨揍),同时还要注意不要让鸡鸭猪鹅和麻雀偷吃稻谷。另外,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江南夏天多雷雨、阵雨,有时一天会来十几场阵雨,雨来前要把摊开的稻谷迅速堆成堆用塑料布盖上,雨停要赶紧再摊开,动作慢了,稻谷被雨水淋了会发芽,那样之前一切的辛苦付出便付之东流了。
今天立秋大人们常会教我们看天上的云、观察地上的风,以判断是否将有雨至,我们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摸索总结,更懂天象会让我们更省时省力。大自然是有规律的,雨通常也不会毫无征兆的下,你用心读便能懂,那时尽管常下雨,但极少有让我们特别措手不及的情况。可惜,我们已经远离大自然太久了,那些看天象的本领也慢慢随之消失了。
“双抢”极艰辛,“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是印在课本上的文字,是印在我们血液里的存于我们每一口呼吸里的,在泥土里找生活的人们,谁不曾淌过艰辛的汗水流过辛酸的泪水!高三那年母亲生病去逝,父亲和大姐夫他们忙着在医院照顾母亲,为了还在上学的我和弟弟,二姐推迟了结婚的年龄,咬着牙强挺着干家里的农活,还硬生生的和三姐把家里碾米厂开碾米机的活也学会了。二姐很瘦打小身体就弱,但她从不和我们说她累,那年“双抢”的一天夜里,睡在二楼的二姐因着连续的劳累发出痛苦的声音,我听的是那么的清晰,心一阵阵揪着的疼啊,眼泪夺眶而出。今天,写这些回忆时的此刻,写着写着我仍是不禁泪水盈眶。
今天立秋那时,想要不从泥土里找生活,读书读出去是唯一的途径。可全中国有千千万万人都是在这样想在这样做,想读书读出去谈何容易。一方面要天赋和努力,一方面要父母开明和舍得冒险,读书多少是要花钱的、纯花钱,不读家里立马能省钱还多一个劳力,另外还有读书后来读疯了傻了的(压力太大能力可能又达不到)极端例子,这对父母而言也是一种极大的风险。后来在市土地管理局做领导的升荣哥当年考大学至少考了三次才考上九江师专,大人们说他再考不上就极危险了,传他在屋外看书,天上下起了雨他都浑然不觉,在雨中依旧拿着书读。传的可能有些夸张,但道理却非危言耸听。
世间万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带给你磨难也一定会带给你美好,只要你挺住了没被磨难击垮。
泥土里求生活的艰辛日子里,大自然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我们一生中和大自然最亲密无间相亲相融相生的时光便是在那段日子里。星空、朗月、风雨雷电、雾露霜雪、草长莺飞、落英缤纷、花开花落、日升日没、季节更替、四时运转,都是生命最初的喜悦,也是生命最本真的喜悦。
泥土里求生活的艰辛日子里,我们也比别人更早懂得了要勤劳、智慧,善良、坚韧,团结、互助、珍惜、节俭、知足、感恩、敬畏、耕耘、收获。
今天立秋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从泥土里求生活了,“双抢”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历史的“名词”和““记忆”。立秋赋予人们的意义也已大为不同。
我喜欢秋天,但每当立秋,我想到的并不是秋天,而是浮现出一个画面:在“铁路荡”,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在田间劳作,母亲边插秧边告诉我们,马上就要立秋了,耕作不能违背节气,立秋是个分水岭,立秋后再插的秧收成会差很多。
2019.8.8 立秋动笔
2019.8.9 完稿
个人微信号:18604519414
今天立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