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事物存在与否,如果归结于内心,则是唯心主义的东西,好比鬼怪,随着人自身的臆想而诞生,又随着人的臆想而消失,但终究存在与否却是不知。
在我看来,世间事物的存在形式不应该单方面在人自己或是在物本身。好比一盏台灯,客观上它是存在的,主观上我们也是可以看到的,所以这盏台灯它便存在。反之,台灯本身客观不存在或是我们闭上了眼睛,那么这盏台灯也就不存在于我们的主观感受中,所以人的感知是客观与主观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性不会破坏事物本身的自我属性,只会影响到人自己。
比如说空气,客观存在,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由呼吸去感受它的存在,所以,空气在我们的主观感受中是存在但不明显存在的,恐怕只有不能呼吸的时候才会加强空气在主观世界的存在感。
而鬼怪,我们先假设其不存在,那么人感受到的鬼怪又是什么呢?首先,在感受到鬼怪的时候,人大多是在某一种负面状态下的,比如紧张,害怕,甚至是受到死亡威胁时。大概没有人会在开心的时候遇到鬼。其次,鬼怪的客观存在并不明显,没有人真正看见过实体的鬼怪,最多的还是一晃而过的影子或是根本看不清的一闪而过的东西,甚至是张漂浮的破布。所以,可见,人的主观意识可以消弱或增强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但并不会改变事物客观存在的本质。
并且,人会受到感觉器官的支配,眼睛,鼻子,嘴巴,皮肤甚至是一呼一吸。在感知时调用的感觉越多,事物的存在性就会越明显。好比文字往往没有视频吸引人,因为文字调用的只有眼睛和大脑,而视频则会调用以外的耳朵。而事物本身的可观察程度,也会影响其在人主观意识中的客观存在。比如文字与图像的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