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健康&养生
浅谈无聊--读弗洛姆《论不服从》

浅谈无聊--读弗洛姆《论不服从》

作者: 洞穴人Jane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23:00 被阅读59次

无聊


假如没有事情去做,郁闷,也叫做无聊。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无聊是很可怕的,弗洛姆说人生中没有比无聊更加感觉压抑的了。细想起来,对现代社会尤为正确,现在的人们片刻都忍受不了自己呆着,手机不在身边整个人就都不好了,心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现代人无时不刻都需要网络与世界交互,宣告自己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否则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无法忍受。但一方面随着智能设备智能机器人的不断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将从劳动,从工作中解放出来。那拥有的这些时间干什么用,怎么过?不知道,都用来消费,看手机,都用来追剧?所以现在人生最难的事就是抵抗越来越多的无聊时光。用什么方式有什么能力抵抗无聊,如何能让无聊的生活过的丰富起来,是现代人最大的课题。

这是我最近看弗洛姆的《论不服从》中引发的一些思考。他在书中提到的消费人,消费人用消费来打发无聊,消费包括买买买,旅游等,这里泛指被动引导的一些活动。现在也依然非常适用,只是消费的方式和物品有所更替,但人们依然用各种各样的消费来躲避无聊,在无聊面前早就缴械投降了。比如以前的消费就是买买买,现在的人也依然买买买,但多了很多其他的消费方式,比如手机上各种游戏,各种追剧,各种头条等等。在我理解来看,消费人的概念是指走上了物质追求并不断消费的这个循环中的人,人们拼命挣钱,拼命追求物质,但物质追求给人的需求满足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空虚无聊之时便大行消费,以填补空虚,周而复始,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这样走完一生,但生命之力在原地踏步。

图片来自网络

独立自主的人生路


这几天把弗洛姆的其他基本书也找来听了,包括《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觉得从他的思想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也不断的验证之前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出生到长大到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走向独立,也不断的走向陌生,走向未知。在这个过程中会彷徨,会害怕,甚至会退缩,想回到原来温暖的怀抱中,但是生命是没有退路的,唯有勇敢的往前。在这个不断走向陌生的旅程中,用爱去和世界联结,用爱去感受你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唯有爱这种情感,即可独立,可分离,有能联结。

弗洛姆在人性善恶上的观点也是,积极向前就是善,往后退就是恶。积极主动的往前走,意味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的完善自己,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之前在朋友圈看到大概这样的一段话:“爸妈总说我现在的目标是安心中考,考上市重点中学,然后进重点大学,可是,然后呢?除了学习之外,将来要干什么呢?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还不知道,可能是比学习比考试更有价值的事情,只是我现在一片迷雾?” 其实成年之后,参加工作之后何尝又不是如此呢,上班,下班,结婚,生孩子,养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想过如何要成为一个思想独立自主的人,不管前方发生什么样的困境,不管社会遭遇什么样的变故,都能泰然处之,都能勇敢前行?

就我自己而言,经过不断的思索,不断的学习前辈们的思想,在不断的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的过程中。人处在某个社会环境中,挫折难以避免,有时候爱人的行为不如你所意,你可能就会觉得内心孤独。有时候工作不如意,领导不欣赏你,你可能就会觉得对未来担忧。孩子又总是不按照你想让他走的方向前进,你也会感觉很失控。总之日常生活琐事烦恼很多,快乐总是很容易消逝,而烦恼总是接踵而来。但如果你真的经常认真思考自己,和自己对话,和先人们对话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到底应该如何过?你一定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样的想法,至少能够多一些勇气向前走。你就会有那种感觉,即使只是你一个人,你也不会害怕。我觉得这就是对人生思索过后最大的收获。当然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思辨的过程,在这样长期的问话和回答中渐渐明了我是什么,人生是什么。即使最后还回到起点,但是心中也已留下痕迹。

图片来自网络

用思索对抗无聊


对抗无聊不是简单的发展一个爱好,投入其中就可以。投入一种爱好当然是非常好的,可以让人感受到愉悦,特别是积极主动的投入,但如果缺乏独立自主的人性的发展,终究还是会迷失于一些人性的困惑之中。因此通过思索走上独立自主的人生路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理性思考和创造性,也在于人有好奇心,对于人,对于宇宙,有好奇,而不仅仅满足于现状。通过理性思考,人们不断的探索到内心世界和宇宙这两个世界的新内容,历史上无数的哲人们都做了无数这样的思考,并写下了自己的思考。于是后人可以站在先人的基础上,不断的探索。

人们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这样的思索,是很难的事。就如前面说的,当人们有闲暇的时间时,能够用这样的方式去充实其中之一二,看看历史上经典的书籍,思考思考人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当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一能够不断投入其中的爱好,当然就是肥沃土壤上的盛开的花朵了。我觉得只有对人生不断的思考之中或之后,才能做到真正的主动的去生活,否则都是盲目的消耗人生而已,也是不断验证了:不经审视或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浅谈无聊--读弗洛姆《论不服从》

    无聊 假如没有事情去做,郁闷,也叫做无聊。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无聊是很可怕的,弗洛姆说人生中没有比无聊更加感觉压抑...

  • 【心理学课】20180611 解读:《论不服从》

    作者介绍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论不服从》作者,原籍德国法兰克福,1932...

  • 2018-11月好书与电影分享

    书:《三体I 地球往事》《三体II 黑暗深林》《三体III 死神永生》《围城》钱钟书《论不服从》艾里希 · 弗洛姆...

  • 论不服从

    文/风烟阁主 1, 首先便强调一点,此文的不服从,绝不是愣头青的对着干。而是对不合理的要求及...

  • 论不服从

    顺势而为,我们生活中一直存在着服从与不服从,类似于“生活就像强奸,如果你没有能力反抗,那就好好享受”,之类的吐槽层...

  • 《论不服从》

    这本书前半部分从人本的角度分析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根本需求,写得非常精辟。后半部分开始描绘未来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类...

  • 弗洛姆论被异化的现代人

    弗洛姆论被异化的现代人 弗洛姆在1941年创立逃避自由的学说时,就使用了“异化(alienation)”这一概念来...

  • 浅谈无聊

    我的一个朋友,一个人住三楼,我住在五楼,周末不出去的时候,我经常去她宿舍找她聊天,但是她从来都不找我聊天,我就好奇...

  • 《论不服从》笔记 心理问题的不服从

  • 论公民的不服从

    假期在家看了一部日本电影,名叫《生日贺卡》。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女主人的母亲在陪她一起过完最后一个11岁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无聊--读弗洛姆《论不服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a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