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97年的女孩子问我:“姐姐,最近喜欢上一个男孩子,你说我要不要主动一点。”我说:“主动啊,喜欢就说出来嘛,万一有机会呢,拒绝了就算了嘛,也不吃亏,难道你还要和他做朋友吗?”
25岁以前我肯定会说女孩子嘛还是矜持一点,现在30岁了有时候会想还能遇到那个一下让你怦然心动的男生吗?就算遇到你敢迈出那一步吗?输得起吗?常常会因为这样的顾虑在遇到一个男生的时候不敢去往爱情方面发展。所以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不要到了害怕的年纪来后悔。
我经常在想闺蜜跟我说的话,你知道你为啥找不到男朋友吗?因为你把所有的男生都变成了哥们儿,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年轻人,柔弱一点,温柔一点。你一天什么事儿都自己做了。完全没有让人有想保护你的欲望。
谁不想被人疼爱,被人保护。谁又是生下来就学会独立和坚强的呢?但是现实没有办法让你去想这些问题。当你过了那个年纪,工作越来越忙的时候,你只能越来越独立,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想让别人帮忙,但是想想大家都挺忙的,还是算了吧。把所有的男生当成哥们儿,因为这样的相处模式才最轻松,不喜欢暧昧,也不想去花大量的时候了解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即使朋友有心介绍,也会觉得好像大家都是说对方什么什么条件,挺合适的。
所有的关系都建立在利益上的感觉。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在选择方面就自然的先从条件开始了。不是因为物质,也不是要追求豪门或者有钱人,仅仅不想要拉低自己现在的生活水平而已。又好像可以从条件中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节省很多时间。这个年纪很少会听到像97年那个妹妹那种话——我喜欢一个男孩儿。
这样的方式好像就很难让你会去先爱上一个人在开始交往,大家都是哦,条件还可以,那试试吧的心态,然后在之后的交往中,只要没有过大的问题,好像也就将就下去了。不是我们不愿意追求,是现实让大家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追求。我相信无论什么年龄阶段的女孩儿都希望自己永远是少女,永远能有甜甜的爱情。
我有一群三观和我一样的大学室友,我们从来不会讨论为什么还不结婚,我们会讨论一定要对爱情抱有期望,不要对爱情失去信心。一定要遇到那个让你怦然心动的男人的时候,好好去谈一场恋爱,不要随便找一个结婚。但是好像这种感觉已经被现实磨得没有了棱角,已经忘了什么叫怦然心动了。
想想大学的时候,也有过喜欢一个男生的时候,默默的对他好,晚上的时候给他泡他喜欢的泡面当宵夜吃,每次要考试的时候都努力听课、努力记笔记,就是为了让他来问我关于考试方面的问题,然后可以一起学习。那个时候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只能用电脑连接宽带上网,唯一的聊天工具就是qq。每次他在qq上发对话框的时候就会高兴好久好久。但是因为怕被拒绝一直不敢表白,默默祈祷着他也能喜欢我。你看,那会多纯洁。
后来我们去了不同的国家上学,三年不见,回国后因为在不同城市生活,所以我们见了一面,怕以后没有太多见面的机会。见面的时候不免会聊起大学的事,我说:“大学刚开始的时候我喜欢你,你知道吗?”他说:“真的吗?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我说:“我那会如果告诉你,你会答应吗?”他说:“会啊,从来没有一个女孩儿对我那么好过,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开口,当我想要开口的时候,你都是别人的人了。”如果当初自己勇敢一点是不是就好了。就算不会永远在一起,但至少有美好的回忆。
所以喜欢一个人就说出来,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去尝试这种单纯,甜甜的爱,因为它是毫无现实可言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那怕失败了,回想起来也是美好的回忆。每次看到那些大学生或者刚进入社会的情侣在街上打闹的时候,都好想对他们说。好好爱,努力爱,不要被现实打败,趁着年轻多留下好的回忆。
如果我再年轻五岁,我肯定会去尝试着追我喜欢的人。至少我努力了。现在顾虑的事情太多了,也不想去花那么多心思在这个上面了。加上圈子越来越窄,好像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男生,
22岁和30岁的女生对爱情都是抱有期望,不同的是22岁的时候可以为了爱付出一切,享受这个过程,30岁会小心翼翼,很警惕,不会轻易的说爱,懂得保护自己。很多人会说你这么大岁数了,有个合适的就可以了,那么什么是合适呢?因为我岁数大了就没有追求爱情的权利了吗?所以我生下来就是为了完成所谓的设置关卡吗?我的人生不是别人的游戏,我们不需要像游戏设定那样通关。不是我们不愿意爱,只是太难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