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访谈

作者: 石岭田干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00:56 被阅读35次

1.  关于七零后,你会用哪几个词概括?

奋斗、励志、跨代。

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种种思潮和变化对你有影响吗?影响主要在哪里?

八九十年代,我从一个偏僻的农村到县城,基本是封闭的状态下生活,从未听说过85新潮等文化潮流。02年来到北京,在美院学习,按部就班走的基本是传统的路子。在课堂上,老师天天讲空间、比例、动态、结构、冷暖这些传统绘画的基本理念,然而,去798,看到那些当代绘画,平涂、单色、黑白......完全不讲究什么空间透视,色彩冷暖,内容光怪陆离,不知所云,看的云山雾罩。非常困惑。有一阵我对伦勃朗的光影效果极其迷恋,正好碰上栗宪庭的讲座,他说:“在当代,你就是画的和伦勃朗一样好,又能怎么样”!宛如晴天霹雳!

我是一个不求甚解的人,对于胸中疑惑,从来不会不耻下问,我会把问题埋在心中。顺着感觉走,走着瞧,走哪算哪......豁然开朗也时有发生。对于当代艺术,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终究有所隔膜,若即若离。

3.  你身上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吗?

理想主义对每一个真正热爱绘画的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区别在于格局的大小,眼光的远近。

70后是奋斗的一代人,父辈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70后从农村走向城市,一切都需从零开始,自己打拼。不免疲于奔波,应付生存的压力,浪漫情怀自然难以生长。等到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又已经进入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从我个人来讲,浪漫似一棵小树苗,一直缺少生长的肥沃土壤。

《晋祠写生》之三  100x8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4.  你用过博客、微博、微信吗?如何看待网络?

        我对潮流的反应总是慢半拍,当微博时兴的时候,还没有上网的习惯。从没有关注过博客。

        微信真是个好东西,生活百事通,如影随行,离不开了。通过微信朋友圈可以和外边的世界保持同步,即时性很强。但是,我们也有不自觉被它捆绑裹挟的危险。因为它随时都在更新,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讯息,我们容易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微信打发了空闲时光,也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空间。终究微信阅读相对来说还是浅表性的,人生不能缺乏深度阅读和思考。

      对于微信,既爱又恨。

5.  艺术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是为了艺术?

从社会层面,艺术是服务于生活的。从艺术家角度,我愿意说:生活是为了艺术。干上艺术这个行当,似乎生活就围绕着艺术而展开了。

6.  家庭和艺术的比例各占多少?

说起这个问题,心里很是内疚。无论是父母还是妻儿都陪伴的太少。有人说艺术家最好不要成家,不无道理。在画画和生活之间似乎不存在平衡点。纠结也许始终伴随。

《晋祠写生》之一  100x8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7.  你的个人爱好有什么?有阅读习惯吗?有多少藏书?请介绍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出理由。

我从没有踢过足球,因为罗纳尔多,爱上了皇马,经常下半夜偷偷起来看球。皇马欧冠三连冠,值了!年轻时爱打篮球看NBA,现在喜欢打羽毛球。

我喜欢买书,主要是外文画册。中国人学习油画,有一个先天缺陷,很少有机会看到欧洲油画原作。退而求其次,只要手上有闲钱,我就买外文画册,我相信画家的眼睛是需要一直养着的。

很惭愧,我不是一个读书人,没有阅读习惯。陈丹青的书基本都读过,对于我有启蒙的意义。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看过几遍,他善于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绘社会现实,却有着深刻的反思精神。

8.  有工作室吗?具体谈谈。理想中的工作室是什么样的?

从04年来北京,住处搬了很多次,从后海的宝钞胡同到后沙峪三山小区,从花家地西里到花家地北里,从宋庄小堡到黑桥苗圃,周而复始去年又搬回宋庄。除了从花家地到宋庄是出于创作空间的需要,其余都是被迫搬家。北漂一族搬家是一门必修课。记得第一次搬到宋庄带天光和阁楼的大画室,简直觉得自己过上“艺术家”的生活了。说实话,自从住进了宋庄的天光大画室以后,我再也没有画出过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理想中的工作室:空间大,带天光.......都是基弗惹的祸。

9.  你的艺术源点来自哪里?有具体的艺术目标吗?

我父亲是木匠,母亲是农民,除了课本,家里没有一本书,可以说自己是在文化沙漠中成长起来的。奇怪的是对有文化的人却很崇拜。上小学三年级,我和一个堂叔成了忘年交。他毛笔字写的特别好,我默默敬仰。回家找到一支烂笔头,有模有样写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得到一本残破的柳公权的《玄秘塔》,如获至宝。写着写着,到了小学五年级,春节,村里的对联有一半都是我写的。初中,教美术的吴来露老师认定我有艺术天分,直接给我美术成绩打100分。美术哪有100分!但是,给了我往后走上画画之路巨大的信心。

真正走上画画的道路,远比自己想象的要艰辛。初心的力量却是无比强大。

我向往那种既有学院素养,又有当代精神的艺术。精神、品格、绘画性、宗教感等是我创作时经常考虑的问题。

《晋祠写生》之二  100x8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10. 对你来说,艺术意味着什么?

艺术即人生。

11. 你如何看待个人的艺术风格?

徐冰说:“我做作品,不考虑风格”。靳尚谊先生常讲:“风格不重要,重要的是水平”。风格是人格的显现。世俗的成功学让大家热衷于个人风格的形成,长远看,不见得是好事。画家应该知道有风格的存在,但也不要太当回事。

《晋祠写生》之四  100x8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12.请你选择一幅个人最喜欢的他人作品和一幅自己的作品,并说明理由。

每个时期都有自己钟情的作品。在第二届北京双年展上,看见意大利画家维拉思科的《安卡拉城》,喜欢极了,大视野的城市景观、绘画与材料相结合,黄灰色的色调,无论是精神表达,还是题材、语言方式、色调倾向都极大的满足了我审美愿望,至今依然念念不忘。最近,比较迷恋意大利另一位画家西罗尼,他的绘画既有意大利的传统基因,又不失现代性。

        我很难说出来哪幅作品是自己最喜欢的。有一句俏皮话:最满意的作品一定在下一幅。下一幅还没有画出来,和大家分享我刚刚画完的作品吧!

      最近几年,我每年都会去甘南藏区。每次去往甘南,似乎都在揭去一层面纱,让自己更能接近藏区的本质。那个最最核心的东西正在逐渐显现。这种感觉很神奇,其实你并不知道他是什么,但是你能感知自己正在走向他接近他。

        刚到藏区,我会热衷于寺院的独特色彩和造型的描绘,如今我更加专注隐秘的关系的表达。寺院、佛塔、经幡、蓝天、白云、草原、牦牛、羊群、僧侣......他们共同构成藏区的独特景观,在一种神秘的宗教气氛中真实存在又不可言说。我倾向于具有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现实主义,是带着体验和想象的观察。

《玛尼堆》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白墙》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黄昏》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转经》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转场》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白马》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白塔》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羊》100x150cm 布面丙烯 2018年

相关文章

  • 一次访谈

    1. 关于七零后,你会用哪几个词概括? 奋斗、励志、跨代。 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种种思潮和变化对你有影响吗?影...

  • 一次访谈

  • 一次访谈

    1、 我:你对茶人及茶的理解是什么?丹阳:2011年以前茶是不存在在我的世界的,完全没有独立的概念。上了大学后因...

  • 每一小步都是大的进步——第一次主持用户访谈反思

    晚上执行了用研历程的第一次用户访谈,虽然不尽如预想的完美,但是有脚本、有记录,第一次货真价实的访谈,而且访谈对象是...

  • 为什么他们会全力以赴?

    原创/七锡地 有一次,我去一家公司访谈即将参加学习的核心团队伙伴们。 访谈对象包括副总、经理、主管和核心骨干,访谈...

  • 2018-11-20 访谈

    正式访谈流程:访谈对象确定、访谈准备(访谈话题 访谈提纲 访谈时间 访谈地点/渠道)、访谈预约、访谈进行、访谈结果...

  • 做到这一点,你就更智慧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访谈很火,号称“世界电视史上最长的访谈”,就是得到的老板罗胖对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的一次访谈。 里...

  • 探险者心中没有地图,但脚下有一条坚定的路

    ——“跨界之王”张良老师的访谈有感 首先,跟以往几期访谈不太一样的,这一次访谈的张良老师可算是一个标准的...

  • 1.10对我不忍回读的访谈文章的反思

    【这是“心灵对话-写作小组” 第8篇文章】错过了第一次访谈交流会,但关于这一次访谈确实有许多话要说。 交...

  • 中原焦点团队坚持原创分享第1330天

    《初次访谈》 初次会面已经是一次干预和影响的机会,它为将来的解决方案铺平道路。 第一次访谈了解来访者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访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ec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