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碰到一位熟人,以我对他的了解,我说东的时候,他往往会说西,总是对立着说话,眼睛也不看着别人。所以我就直接说了一个他以前认为对的观点,好打开话匣子。没想到他居然又“对立”着说了一番道理,我才意识到对立的说话是他的习惯,他并不是针对我,只是想用这样的表达获得些什么而已。
但是,大部分人都喜欢顺畅和谐的沟通,顺了就容易顺利,总是对立的表过,话往往就没法展开说了。毕竟普通人的情绪波和思想流需要一个理顺的过程,否则很难畅通互动。这好比开车时总是遇见红灯,开一下就停一下,连续几十次的话,一般人的情绪和思想上一下子接受不了,易导致直接激烈的对抗或无言的对抗。

因此,别把话讲死了,要把话讲得尽可能圆,把话讲到“各抒己见,和谐兼容”,甚至言谈悦人心,那就特别美好了。很多伴侣时间长了,一开口就怼上了,往往就会陷入“对抗”和“冷战”,让本该温暖的关系变得“僵硬”起来。
而阳光般的沟通,可以借鉴卡内基的言谈三步曲。当他人说一个观点的时候,卡耐基会真诚的说:“我觉得你的观点是对的;我还有一些互补的观点,或许可以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好,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的观点不一定完全对,只是供你参考”。这样的三部曲,先从“随顺”和“肯定”对方出发,再从整体更好的角度出发,最后从探讨协商的角度出发,往往容易引发共同的互补,就容易走在利他、共好、赋能、不执着的频道,只要内心心存善念,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而善胜。从这个意义看,沟通的本质是心法,而不仅仅是言辞。但如果心法不完全到位的话,框架合适的言语还是有特定赋能价值的,至少他能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自己的言语逻辑。
有话好好说,把话说对了,言谈悦人心,非礼勿多言,或许能高效的改善人际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