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天津市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通知上说,尊敬的患者/家属: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1月9日澎湃新闻网)
诚然,病魔袭来,医生同样不能幸免。但作为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如此稀缺,又何以长期应对超高的门诊量。换句话说,倘若儿科医生并非区区3名,即便偶有人染病,也断不会出现今日之全科“停摆”。由此可见,压垮医生的,除了疾病,更有超负荷带来的身心俱疲。而其背后,则是“儿科医生荒”的不争现实。
儿科停诊,其实早已不是新闻。尤其是2016年,儿科停诊更是“高发”:仅从2月至4月,便有广医二院、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北京市海淀医院等数家医院先后停止晚间儿科急诊或下夜急诊。而停诊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儿科医生不足。
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为0.57人,农村为0.47人。而按照《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到2020年每千人口拥有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已直逼十万大关。尤其随着“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儿科医生将更显紧缺。
缺口不小,“补缺”更不易。据统计,全国医学院校每年仅能培养1800余名儿科医生。但就在这本就不足的“后备军”中,还不乏有人“临阵退缩”,更别说近年来屡有辞职的儿科医生。究其原因,正是缘于儿科的“不受待见”。说穿了,无非认为儿科医生工作强度、风险系数与收入不相称所致。
众所周知,儿科作为业内公认的“哑科”,殊为不易。医生与患儿无法交流,也不能动辄采用器械检查,往往需要丰富的从业经验方能应对。再加之患儿大多发病急、来势凶猛且哭闹不已,医生既要诊病,又要“哄孩子”,导致儿科工作量超大不说,更成为涉医暴力高发区。其结果,势必让儿科医生常感“如履薄冰”。
相比之下,儿科医生的收入却实在太过“微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占6%的儿科医生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也就是说,儿科医生时间长、难度高、风险也大,但收入却不及其他科室的一半。就如有业内人士言,“儿科太累,付出和所得严重失衡。”或许,这便是儿科医生”招不进、留不住“的症结所在。
故而,破解“儿科医生荒”需要“对症下药”。首先要让儿科医生“收入与付出成正比”。譬如,既然儿科的付出超过其他科室,自然收入也要同步体现。显然,这是一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引子药”:收入到位了,则吸引力增加;儿科医生不缺了,则工作量相应减轻。如此一来,困扰儿科诸如入手不足,负荷太重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至于儿科潜在的医患矛盾,则需要用双方的包容来化解。譬如,面对静脉血管极细且手脚乱动的患儿,再有经验的护士,也不敢保证扎针时孩子不哭不闹。故而,此时的患儿亲属,切莫因疼惜孩子迁怒于医护人员,而要怀感恩之心尊重和相信医生。反之,对于患儿亲属的焦灼感,医生则同样应以医者仁心来回应。须知,医患彼此之间的信赖而非戒备,更能提升医生的职业认同感。
无论如何,“儿科停诊”的一幕不能总是上演。值得期待的是,国家将采取系列措施,加快对儿科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应对“全面二孩”的需求。相信如此一来,再加上儿科医生生存环境的逐步向好,类似儿科停业之类的尴尬有望不会再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