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垚烨
有人说,一个人会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
试想,一个人倘若从不思考,他完全可以活得像一只快乐的猪,每天吃吃喝喝,有吃的就大口大口地吃,没吃的就去找吃的,哪管它明天怎么样,后天怎么样?今朝有酒今朝醉,过好今天,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但人不是猪,人会经常思考,于是人与猪有了本质的区别。有个成语叫杞人忧天,说有一个杞国人成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这个成语嘲讽了那些总作不必要担心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指责杞人忧天,殊不知,其实大部分的人都有过杞人忧天的经历。只是,到自己的时候就换了一个词,叫做未雨绸缪,或者是居安思危,或者是防范于未然。认真想想这些词背后的思绪活动跟杞人忧天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人们喜欢去思考未来的事情,喜欢去安排未来的事情。因为,人们总相信一句话,今天的付出就是明天的收获,今天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
为了明天,今天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我们6岁开始读书,正常一直读到22岁大学毕业,有的人还上研究生,还有少部分人还读博士,毕业那年,差不多就30岁了。
有少部分人真的是喜欢读书,但对很多人而言读书是非常孤独的,但他们仍然能够在学堂仍受十几年的孤独,恰恰因为他们相信教育可以改变未来,读出了书,美好的未来一定就在等着。
既然如此,人们只要坚定信念干就好,为何还会有焦虑呢?
比如说,你明明知道,读书的时候就该好好读书,很多人偏偏就会多想一点,我毕业后会不会找不到工作呢?我找到的工作会不会比别人差呢?我要不要先出去实习,以便找工作的时候有点优势呢?如果我要去实习,我的学业耽误了怎么办呢?如果耽误了学业,我毕不了业,怎么办呢?...
你看,这不久就是未雨绸缪(杞人忧天)吗?要么不想,一想一连串的问题都出来了。
在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认真思考一下,你有没有发现这句话是有适用范围的。
在什么情况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效?
这句话最适用的范围应该是在学术上,你要研究一个科学问题的时候,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得多。
把这句话用在生活和工作中,可能这就会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这个麻烦表现出来其实就是你焦虑。
生活和工作,本身就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身在其中,大部分时候其实就是在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我们一直抛出问题,这个工作很难怎么办?今天的会议跟另外一个会议发生冲突了,该怎么办?领导布置好几个重要的工作,我做不完怎么办?
你看这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铁定会把你弄得非常的焦虑。在这些问题上还是衍生出许许多多其他的问题,让你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让你怀疑自己,甚至怀疑人生。
可见,焦虑是因为能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这句话却有一定道理。但焦虑完全是因为人想得太多吗?也不全是,焦虑还有一个另外的重要来源,就是短期目标的丧失,也就是无目标感。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没有了目标,但是手头上的事情,又是一连串的,你不想去做它们,他们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于是事情越堆积越多,直到让你看着心急如焚。
这样的短期无目标感,加上堆叠的工作任务也是焦虑的一大来源。
关键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么样摆脱被焦虑长期困扰?难道就不要思考,不要提问了吗?这当然不行!
我觉得面对焦虑的情绪,有几点是可以做的。
首先,客观冷静地承认它面对它。它既然来了,且就和它握握手,听听它为何而来?不要过分去逃避它,否认它。不要以为你曾经是那么勇敢和坚定,而今天就不敢面对你的胆小和焦虑。正视焦虑,与焦虑来一次心平气和地沟通,这是我们对待焦虑应有的态度。
其次,与自己来一次真诚地沟通。你最近怎么样了?拿出一张空白的纸,或在空白的word上,说说你的心里话。你在想什么问题?你遇到了哪些烦恼?你在害怕什么?把他们都一五一十写下来吧,即使它是一个小问题,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对你而言,一个小问题,可能对你也是一个大问题。
再次,认真解决问题吧。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不论这个问题是大是小,不要管它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只要它成为困扰你的一个问题,那就去解决它,给他一个方案,给他一个行动。
最后,找回你的目标。每一个有追求的人,在年初都制定一个年度目标,拿出你的目标本,你就会发现你并非没有目标,你只是因为某些事情暂时忘记了目标,把他们找回来吧,继续沿着目标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