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我对着潮湿的夜色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些年,我跟夜相处的时间比白昼长。以前流行一句歌词——白天不懂夜的黑,世界似乎永远都在两极,白天不懂夜,男人不懂女人,父母不懂孩子……忘记了还有那么多交叉和相同的地方。
曾经,我非常落寞的跟朋友说,“我们不一样”,言外之意是,只有和一样的人才能做朋友。
朋友沉默了两秒说,“那是因为我们太像了”,见我一脸疑惑,又继续解释道:“只有太相近的人才能感觉到不一样,否则是感觉不到的。”
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朋友说话总是带着很多的禅理,甚至有些思维是倒着来的。我总说朋友的命格大概就是哪吒的命运了,天生带着反骨。
而渐渐地,我发现,人需要这些反骨。尽管,可能等待的是不可估量的代价。
但是,人做什么是没有代价的呢?
这几天因为某明星出车祸意外去世,很多群里讨论的沸沸扬扬,我不认识那位明星,但是看到大家的交流又不禁会去思考,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究竟能让我们获得什么?
白天看了一个短视频,说真相就是,除了你这副肉躯和所真正体验过的感受,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你永远只是暂时的拥有者,而不是所有者。
仔细揣摩倒也觉得是真理。
可是,人又会在忙忙碌碌的追求中迷失,房子、车子、金钱等成为了唯一的目标,没有这些也没有了目的地,会一下子失去人生的航向,变成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小船在茫茫大海中漂泊。
朋友曾说跟我说,所有的一切物质本该是为我们来服务的,如果那些东西反倒成为了裹挟你脚步的累赘,那就要真正思考一下,这些物质存在的必要性了。
我承认,无视它们的存在很难做到。在很大程度上,我是认可了这个社会给予我的那些公约,比如,只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才是家。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观念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人生活的重点是什么,我们真正在意的东西是什么?这些,我从来不思考。
曾经,我问妈妈,我22岁大学毕业,25岁结婚,26岁生孩子……如今,孩子快7岁,等她大学毕业,我也快奔五的年纪了,那个时候我还能干嘛呢?退休以后,每天一日三餐,循规蹈矩的过着,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学个乐器报个班,然后和丈夫偶尔出去玩玩么?我的人生就这么没了么?
妈妈略带沉重的神色,说,“大家不都是这样的么?”
是啊,大家都是这么过的。我们过着一个观念正确的人生。
可是,人生真的有所谓的正确与否么?
以前有个老师经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问他,每个人都有屠刀么?他说,有,欲望就是屠刀,欲望就是修罗场。
后来,我问他,那人自然属性里的那些吃喝拉撒,也算欲望吗?这是生存的基本条件,他说算。我说那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呢?问完之后我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没有任何质量和意义的问题,老师也没有接着回答。
前几天一个群里,半夜三点多,一个群友说,真的太自责了,浪费了一天的好时光,什么都没干。一位群友问他,拿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时光呢?谁规定自己的时间应该怎么过呢?
说到这里,好像不仅仅是白天不懂夜的黑,父母不懂孩子,男人不懂女人了,而是每一个人都像一个完整的宇宙不懂另外一个宇宙了。
只是,这夜如此短暂而匆忙,它又需要等待多久,才能等来白天呢?还是在自己这个深邃的夜色中,一点一点把自己淹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