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磨铁数盟2021年1月出版的叶圣陶先生的著作《学会读书》的前六章,在第一章里,我记住了三句话。
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2.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
3.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第二章,我知道了叶圣陶先生理解的书是什么,我们应该持怎样的读书观。
书是什么?书是人类经验的仓库。
仓库里藏着各色各样的东西,一个人不能完全取来使用,只能把自己需要用的取出来,其他仍藏在仓库。
同样,一个人不能读尽所有的书,只能把自己需要用的一部分读了,其余的不去过问。
仓库里藏着的东西不一定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如果随便取,恰巧取到烂的、不合用的,对自己是毫无益处,所以要注意挑选那些最合用的才行。
同样,一个人也不能随便读书,如果那个经验是错的,它会对你有好处吗?所以,不要迷信“开卷有益”。
第三章告诉我们,读书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绝对信从的态度。凡是书上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
第二种,批判态度。用现实生活来检验,凡是对现实生活有益的,就取用,无益就不取。
第三种,随随便便的态度。只是为了学到一点知道,装点自己,以便与人交谈时可以应付,不至于被人讥笑,认为自己一窍不通。
我们应该持第二种读书态度去读书。为有用而读书,不做书本的奴隶。
第四章告诉我们,写文章其实不是什么神秘、艰难的事儿。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就能够写文章。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是材料选得精当一点,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
(写文章真的就这么简单?只要写自己的经验,然后表达确切一点就够了?为什么在大作家的眼里,写作是这么容易的事儿,在我们眼里却是想写也写不出精彩的文章来呢?为什么总是会灵感枯竭呢?)
(我想,应该是我们太功利了吧,为了写文章而写,刻意去追求经验和意思精当。反而写不出来了。而当我们直接就以分享经验为目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把自己的经验直接表达出来,就容易多了。而且也更容易出彩。)
一般人,只要能识字,都要练习写作,这不是为了给自己捐上一个“读书人”或“文学家”的称号,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第五章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
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其重要的基本训练,要在阅读课中训练好。
第六章写叶圣陶先生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讲得详细具体。这是要给学生上一堂好的阅读课。他说:
平时不放松口头表达的训练,多注意指导阅读。
通过这几章的阅读,我想,要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那就是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口头表达的习惯。而自己要提高生活质量,也需要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坚持每天做口头表达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一提高,写不是难事。
所以,不要为了写文章而写,就每天简单的做一下口头表达训练就好。太刻意在乎文笔,写出来的内容反而不知所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