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败局之创业感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75138/d1fc4687cfe461dd.jpg)
几天前,一个一面之缘的朋友电话问我关于“灰姑娘·灰豆腐”的得与失,希望获得一些参考,好让她伯伯家的事业能宏图大展。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没能详尽地、系统地提供给她所需要的信息。这篇小文章早该写出来了,一是之前我已写过一篇一样内容但不同视角的小文章(即《那片尚未盛开的桃树林》),这就好比一次难忘的恋爱,已讲给人听,就不想再次提起了,不仅遗憾,还会让人隐隐作痛。二是时间上总分配不到这个点上来,渐渐地有些事情已开始变得模糊,如再不整理,以后怕是不会再码这些文字了,也不能因为略感不适就不再回顾。
各方面来看,我们俩(即我和丑丑)确实就是24K的纯屌丝。我们都来自农村,他是上海某大学研究生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两年,在排名前十的地产集团做过策划。而我,贵州某大学地理专业,毕业两年有余,做过记者和文案。他爱好广泛,求胜欲极强;我爱好胡乱看书,喜欢安静,也走街串巷发过传单。我们相识十年,交往甚密,这就是我们的基本信息。
2015年,我把它视为我的创业元年,无畏和果敢在这年盛开,却又如此短暂。以下就几个点简略谈谈我的感悟。
起航要有帆,还得有船长
历经此次的失败后,使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单打独斗的时代的确已成为过去。如果核心成员只有一个两个,显而易见,财力和智力都捉襟见肘,这样一来,抗风险的能力就有些弱不禁风了。我认为,创业核心团队少于三人,那就最好不要开始。(当然肯定会有人指出很多很多成功的反例,我是说,如果你选择的行业和你本人所具备的一切条件都和那些大咖无法比肩的话,我的建议或许具有些许参考价值。)另外,在构架上,每个成员的优劣势要尽量做到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各司其职。优势互补绝不是件简单的事,只有做到资源优化配置才能更好更快的成功。
另外,确权。就是要从核心成员里选出这艘小船的船长,早期的时候可能大小事都可以商量,很多弊端都在高涨的激情下被忽略了,但在创业处于关键的时候总是应该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冲出困境,有序向前。
如果只有三五个核心成员,长时间(三个月以上)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协助团队,很多事情就靠自己几个老伙伴,是很难面面俱到的,这无疑会大大的影响到整个事业的推进。不管你的准备做得有多充分,真正开始后的事情太多太多,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的话,等到觉醒的时候可能就为时晚矣。特别是那些核心成员不是特别擅长,但又特别重要,看起来不是很关键的环节,是应该果断聘请相应的人才填补的,一方面减耗了核心团队精力,正常推进发展的同时,也节省了更多的精力投到更为重要的地方。
钱钱钱,命命命
第一不要“零启动”。
第二不要向亲戚朋友借钱。
我说的“零启动”不是说一分钱都没有就启动,而是不能没有预算,要有超细致的开销计划,没有计划,钱就会被“胡乱花”。二是要有不低于最少启动资金百分之八十的现金。三是必须有关于后续资金填补的具体可行的方案。四是,万一最糟糕的情况出现,如何补救,都必须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为什么我不建议在创业之初或者创业困难的时期向朋友借钱(计划好的投资除外),一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他所具备的支配现金都是很有限的、有计划的,如果在关键时刻你在洪水里呼救,别人不理你,会显得不近人情,如果救了你,一方面打乱别人的计划,救成功了还好,如果最终还是失败,别人要实施的一切计划就戛然而止,你自身的负债压力也会瞬间加大,某种程度上还会影响彼此间的友谊和情分。
所以,创业资金的准备,建议来自两方面,一是创业核心成员的自筹,二是寻找投资。如果都没有,劝你也不要做白日梦了。
决策机制有木有
哪怕创业团队中已经选出船长,三五个或者更多的核心成员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船长”也犯难的时候,决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至于机制本身是什么样的,根据团队自己的特点商量决定,就是不能没有。决策机制的存在一是可以在关键时期作出更加科学理智的决定,二是可以更加快速有效作出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瞬息万变的时代,由不得你犹豫甚至束手无策。
创业要靠产品本身硬
产品是创业这个事件的绝对核心。要想做到成功,就需要有“只有最好的产品,没有第二的赢家”这样的信念。如果这个核心出了问题,所有的行动都必须配合,高度集中。就产品本身而言,不管是软件、硬件,都会随着经验的总结、时代和科技地进步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能够一鸣惊人绝壁是好事,但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能够做到时下最完美的。前期某些阶段的“野蛮生长”是必然的,如果产品没有最合适的人把关,产出的成品没有市场的检验,没有消费者的回馈和反应,就得不到向好的方向的调整和发展。产品关系生存和发展,但是,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发展。
九死一生的旅程
如果不具备孤注一掷的勇气和最终必然胜利的信心,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也最好不要轻易的开始。创业只要一旦开始,真的就是踏上了没有归途的旅程。财力智力一旦耗上,假如出现一点点的退缩和畏惧,总想着万一不行还留一条后路的心态。如果不能全力以赴,老是分散精力去解决旁的事情,不管是个人还是整个团队,精力不集中,投放不精准,机会和胜利就与自己无缘了。另外,若想革新,就要能忍受刮骨疗伤般的痛楚,以及敢于舍弃难得的成绩创造模模糊糊未来。
严控成本才能喜得利润
生意以营利为目的,要想营利,就得控制成本,小到纸笔,大到原料、劳务、包装、推广、仓储等。当然,价格和销量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然,就整个创业事件而言,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最大的利润就是拼搏过程带来的幸福。
做豆腐还是做灰豆腐
最后要谈的,是最先就要思考和选择的。在大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如果你要选择逆流而行,可能会赢得眼前,但最终会输给历史。
排除不是那么严峻的行业大萎缩的情况,最熟悉的才是最好的选择。
选择了行业和产品,就选择奋斗的方向,就好比选择了要恋爱的姑娘,相当于选择了最终要结婚的人,既然已经认定是他,就坚定信念,在相处中互相磨合,以实现两个人最终的和谐与默契,以期幸福。想到创业,难免激情万丈,选择一个好的项目,事半功倍。我们之所以选择做豆腐,一方面是我对这个项目最熟悉,另外也是我们尚没有更好的项目罢了。现在来看,项目仍然是比较好的项目,但是,却不是我们最擅长的。
做豆腐,还是做灰豆腐,这是个问题。
试着给自己多留一天
最后,如果真的撑不下去了,决定放弃,请你就再坚持一天,24小时过了,你自然会知道答案。那一天中午,我在做菜,丑丑以开玩笑的口吻突然提出,要不我们不做了,我当时只是犹豫了几秒钟而已,然后说,那就不做了吧。就这样,我们就决定放弃了。事实上也不是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也还是可以再坚持的,那几天的日子,不断有朋友打电话给我,希望我继续坚持,表示惋惜。可惜的是,最终还是放弃了。永远记得那几天待在厂房的痛苦日子,万分落寞。
不创业,你会死啊
没有一定的积淀和储备,创业是艰难的,骚年得慎重。以上仅是我这几个月以来痛彻心扉的个人体验,权当纪念,倘若还有那么一点点借鉴的意义,那就善莫大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