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教材:中华饮食文化概论
肚大能容
饮食文化是大众化的小文化。为何这么说?
大众化指的是受众多,人都吃饭,小处说就是食物,谈起吃谁也能说几句,甚至长篇大论,主要是感受与经验。
说小文化指的是把饮食文化当做学问研究,当成学科建设,那就是少数学者的事情了。
即使把饮食当成文化研究的学者中也分为三个层次;
1.以技术为中心的烹饪大师们,以烹饪厨师为主,按照师徒制模式,搜罗一帮人建立自己烹饪王国,也就是建立菜邦。
2.以作家为中心的随笔散文。如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等,悠闲之笔!虽精彩无比,但对饮食文化学科建立没有帮助。
3.以专业学者研究为中心。如南季北赵为中心,在二位老师的带领下有一群专业学者集中研究,陆续产生系列成果,乃至食学学科逐渐建立。
其中最突出的当属北赵的赵荣光先生。从黑商到浙商,这些年苦苦支撑饮食文化建设,培养了一批专注于食学研究的学者们,健全了学院派机制。为食学建设奠定基础。
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世纪八九传统教学优势学校有北黑商,西川烹专,南扬烹专有数的几所。以培养烹饪人才。我亦是如此,深知其中味。
赵荣光著《中华饮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第1版。是在2003年《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修订版。
教材每个求学的学生都知道,无非是服务教学。把材料梳理起来按照教学标准统编一个体系,有的是把外国教材直接翻译过来。有的是剪子包袱拼凑而成,质量堪忧,误导学生。
试举一例。大学期间一位资深教授,可能是市场营销学,教授是主编,神灵活现!充满傲气。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结果很尴尬。没几天好像是公开课。学生按照惯例都拼命往后坐,教授很生气,就亲自把后面的桌凳落起来。逼着同学坐在前三排。可见教学质量不好,连自己主编的教材都十分不熟,可能利用权利组织一批年轻老师或者学生拼凑而成的,很多教材皆是如此,老师们看的太多啦,所以好一点的老师都对教材不报什么希望。
然而赵荣光先生的这部教材属于另类。篇篇都是自己研究的结果,几十年的饮食文化深耕。系统掌握一个一个饮食文化专题,按照逻辑推理把这些主题串联起来,自然就形成了一部教材,而且十分经典,原因很简单,自己教书,思考,实践,修改最后自然形成系列成果,教学效果甚好。进而推而广之。为同专业老师教学解决教学难题,特别是年轻老师与跨界过来的老师。
著者本身就是饮食文化研究的权威,大陆食学的代言人,因此他的观点,思想,素材,叙事风格都引领食学研究,因此足见权威性。
所有理论基础都是作者独创,被称之为独特的”赵式理论”!饮食文化的研究框架都是作者搭建起来的,每部分都渗透着作者独到的研究功力,无以复加。后辈学习博文强记即可。
还有内容可深可浅,根据不同教学类型,自由选择,前提是别破坏知识体系。特别精彩的是最后部分饮食文化交流是作者研究生授课的最新研究资料,还有后面开发的系列《中华食学》《中华食礼》《中华食谱》等书籍一脉相承。
所以要想学习好饮食文化。必须系统学习作者的系列研究成果:论文,书籍,演讲稿……。唯有如此才可以算是学习了中华饮食文化概论。
只有专业,学科都中国人自己发起成立,系列成果都经受时间考验。才可以建立起如此经典的学术性教材,让学生得此一本窥见全局的感觉。
虽读多年多遍。仍属于进门级水平,可见还教材的渊博深渊!经典咏流传。
让我们记住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开篇之作吧!
倍加珍惜反复阅读,次次读出新意!
肚大能容书于南运河启航的地方
2023.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