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到徐邦桃教授的《教学管理必备能力之加强教研组建设实施有效校本教研》,通过徐教授深入浅出地对教研组的分析研究其建设特点、功能、有效的研究特征、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设规律、教研组建设的基础、教研组建设的原则、教研组建设的核心,教研组建设的抓手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在徐教授列举《提高基于校情的学科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教研活动中,我受益匪浅,反思以往自己的课堂提问,既没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也没关注问题的时效性。有时还是随心所欲的一提,根本不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也没关注问题的质量标准。从前的课堂自以为很美好,设计课堂问题时很肤浅,没有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设计,和挺高兴自己的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还美其名曰自己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听课氛围浓厚。今天徐教授重重的给了我当头一棒,在他上课时每提出一个课堂问题时,他要求学生30秒内不许有举手表决或开口讲解答案的,否则,要么是老师太傻提出的问题太低级,要么就是学生的答案不正确,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盲目回答。通过今天的学习,课堂提问时要考虑好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呢?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多长时间的思考,怎样的合理等待学生呢?有什么的方式引导, 怎样更有效的评价学生,让学生喜欢你所教授的学科,成为参与度较高的高效课堂。让学生好学乐学,成为课堂的主人。切忌盲目的追求答案,让课堂流于形式。
一个小小的课堂提问就是教研组的研究之任,新课导入,教师板书设计,学生课堂如何回答等等,都可以使教研组的工作繁花盛开、硕果累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