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素读】宜戒轻躁(26)

【素读】宜戒轻躁(26)

作者: 灵雨润物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9:48 被阅读0次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所以有道的人终日行事仍保持慎重,就像军队行军离不开辎重一样。即使有奢华的享受,他也漠然处之,从不沉溺其中。为什么有万乘之车的大国君主,还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躁则失君——高洋因昏庸无道而暴卒

高洋是北齐开国皇帝,即位之初颇有作为。他整顿吏治,加强兵防,训练军队,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

高洋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胜出,建立北齐,割据一方。本该励精图治,小心谨慎,谁料他倒行逆施,残害百姓,还放纵自己沉溺于酒色,最后暴毙而亡。

为君而轻薄不自爱者,上天便会弃之若草芥,这也是高洋给后人留下的深刻教训。

晚年的高洋一改即位初期的励精图治,变得骄奢淫逸。他在朝堂之上设有一口锅和一把锯,每逢醉酒必杀人取乐。他嗜杀成性,后来专门由司法部门把判决死刑的囚犯送到皇宫,称为“供御囚”。已逞高洋杀人之快。

高洋非常宠爱歌姬出身的薛贵嫔,还跟他的姐姐私通。薛贵嫔的姐姐仗着高洋的宠爱,求高洋让他的父亲当司徒,高洋大怒,说道:“司徒是朝中的重要官职,哪是你想求便能求到的?”说完便亲自动手用锯子子将她锯死。

后来他又怀疑薛氏跟大臣高岳有染,便用毒酒毒死了高岳,接着又砍下薛氏的头,把血淋淋的人头藏到怀里参加宴会,在座的人无不大惊失色,他又把薛氏的尸体肢解,用腿骨做一个琵琶,一面弹一面唱“佳人难再得”。出葬时高洋还跟随在后面,蓬头垢面,大声哭嚎。

高洋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亦为历代所罕见。天宝九年天下大旱,高洋“以求雨不应,毁西门豹祠,掘其冢”,真是荒唐至极。后来又在这一年征发工匠民工共计30余万人,大筑高台,广起宫室及游乐园。

高洋的倒行逆施,弑杀成性,使北齐成了一个黑暗无比的人间炼狱,朝政的腐败,国势的衰落使军队的战斗力日益衰弱,腐化的生活也缩短了高洋的寿命。到了30岁时,他已经不能吃饭,每天只靠喝几碗酒度日。北齐天保十年,高阳暴毙,时年近31岁。

为人君者,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体爱百姓,千万不可轻率躁动,否则就会遭到百姓的唾弃,暴君高洋的故事就深刻说明了这个道理。

稳重静定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1

    第26章 宜戒轻躁 第一节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①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②。虽有荣观③,燕处超然④。 【...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2

    第26章 宜戒轻躁 第二节 【原文】 奈何万乘之主①,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注释】 ①万乘之主:一...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3

    第26章 宜戒轻躁 第三节 复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

  • 宜戒轻躁--我读道德经(26)

    重为轻根,静为躁(zaò)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宜戒轻躁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

  • 老子到底想说啥?

    第二十六章 宜戒轻躁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

  • 戒骄戒躁

    戒躁戒躁

  • 戒急戒慢,戒气戒躁 戒卑戒谄,戒狂戒傲 戒忧戒愁,戒骄戒矜 戒妒戒恨,戒悲戒喜 戒直戒谗,戒轻戒出 戒诺戒戏,戒怒...

  • 容川为医发愿文

    吾今为医者 当以治病救人为己任 当轻钱财,戒骄,戒躁 当广读医书,博众家之长,虚心向学 与患者,当言慈语和,待如至...

  • 别被速成忽悠了,速成绝不可能。

    不管在哪个领域,学习也好,工作也罢,长辈们的建议总是戒躁戒躁,对大多数来说,首先要戒躁,才有机会戒骄。戒躁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读】宜戒轻躁(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b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