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1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1-04-06 10:40 被阅读0次

    第26章 宜戒轻躁

    第一节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①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②。虽有荣观③,燕处超然④。

    【注释】

    ①躁(zaò):这里有动的意思。

    ②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③荣观:贵族游玩享乐的地方。

    ④燕处:安居的意思。超然:超脱外物,不陷在里面。

    【译文】

    稳重是轻率的根本,安静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从不沉溺其中。

    【解析】

    在分析动和静这一对矛盾时,老子认为,静是根本,动是由静决定的。老子所说的轻可以解释为轻浮,而动可以解释为躁动不安。心理的浮躁,这里指心灵中的全部感情、理性和意志处于一种变动不居的、激烈动荡的矛盾与冲突的状态。轻浮和躁动不安均是人格缺陷所映射出来的不良行为举止,这种举止是人们成功的大敌,是上天因人们不顺应自然大道而降下的祸患,必然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老子还说:“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辎”指的是长途旅行时必须携带的衣物,或是军士出征时必须携带的军用器械、粮草和营帐等。君子虽然天天都在行事,却从来不轻举妄动,而是谨慎考虑后再行动,绝不会表现出轻率、焦躁的样子。为什么君子能够做到不轻率、不浮躁呢?这是因为他们顺应了天道,并没有随心所欲,胡作非为。尽管他们也有可供享受的亭台楼阁,但是他们身居其中,却怡然自得。也就是说,他们能够超然地面对安逸的环境,而不是沉溺于其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六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al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