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对话人员:
陈卓生(广州)、陈亮(佛山)、游少驹(佛山)
李艳芳(四会)、胡定勇(四会)、陈丽莎(鼎湖)
陈兆威(四会)、邓昌才(四会)、梁泽强(四会)
召集人:邝子幸
时间:2018年4月14日15:00
地点:广东省四会市悦山馆
对话主题:《兰亭序》与《祭侄稿》的古今笔法之辩
悦山馆一角
此次对话,参加者积极投入,对对话主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
一是对《兰亭序》其文的出现展出了分析与讨论。
二是对《兰亭序》与《临河序》两文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
三是对《兰亭序》的笔法与王羲之其它墨迹摹本进行了比较分析。
四是对颜真卿的师承关系进行了疏理。
五是对颜真卿的行书与楷书的笔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期间,各参与者对书法学习中遇到的笔法问题进行了交流,游少驹先生、陈亮先生进行了有关演示。大家还对书法临习进行方法上的分析与交流,并对书法习作进行了评点与交流。活动从下午15:00一直持续到晚上21:00结束。
再次感谢陈卓生博士、陈亮先生、游少驹先生及其他参与人士的鼎力支持!
对话活动现场摘录大家发言如下:
召集人观点:
1.古人学书,囿于资料的匮乏,对笔法的认识未尽全面,各家有各家的理解,导致在笔法上存在一些片面而模糊的认识。
2.《兰亭序》的真伪历史上早有质疑,本次对话主要从《兰亭序》其文出现,与《临河序》其文的比较,以及与王羲之其它作品的对比进行。
3.《兰亭序》的笔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今法,《祭侄稿》在笔法上沿用了古法,与张旭的笔法一脉相承。
4.颜真卿是古今笔法集大成者,其楷书与行书笔法不同体系,在学习中应区别对待。
5.当代学书者恰逢盛世、新时代,对历史上出现的每一家杰作进行分析学习,都比之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书家具有绝对雄厚的条件,对每一家杰作都有进行再挖掘的可能性。
探讨临习的要求与标准游少驹先生如是云:
1、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并不影响兰亭的艺术价值,从目前所存几个临摹本中都不一定就是虞、褚、冯、欧所临、摹,均为后人按照自己对这几家的理解安上去的。
2、兰亭序做为书法学习资料,从学书的技法,结构层面讲,其作用应大于祭侄稿。
3、古人少学兰亭甚至反对学兰亭的原因,在古代,兰亭流传最广应该是定武版,因为石刻拓本,故与临摹本相差太多,神龙本、黄绢本,褚临本等皆不得见,故古人轻兰亭是也。
4、兰亭与羲之手札的异同问题,都是王字系统,确实存在差异。首先手札本身也因王羲之的书写阶段不同就存在较大差异,若以用笔论,手札也同时期出土的敦煌墨迹,亦有相同之处,王开新体,何为新体,就是有别于隶书笔法所遗留行草书。
5、不管提按还是使转,其用意都在于解决行笔时笔毫的扭转打结问题。
游少驹先生作笔法讲解陈 亮先生如是云: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然而他们的笔法却是截然不同的。
王羲之开创了今体书法的先河,从兰亭序以及十七帖、其他尺牍来看,已经基本上没有了篆隶的用笔,起笔多不藏锋,露锋入笔,侧入中行,有点类似于船桨入水划船的感觉,我们从兰亭序的多数字的起笔小尖尖就可以看出。而颜真卿的用笔,却多数使用篆罶笔法,藏头护尾,行笔使用绞转,当然也有些是使用侧入中行的入笔。
记得在书法院李双阳老师讲过,王羲之所创的今体笔法称之为一搨而下,而颜真卿的笔法称之为篆罶绞转,所谓篆罶绞转,顾名思义,首先是用于篆书的书写,因为篆书以曲线为主的结字形态,形成独特的用笔方法。这种笔法经过王献之,张旭,颜真卿,怀素几代人不断提炼与纯化,最终以怀素《自叙帖》最为典型,而祭侄文稿也是典型的篆罶绞转笔法。
笔法是书写的核心,每种用笔体系都有不同的特点,没有所谓的高下,如分高下,则只是控笔能力的不同。
一搨而下是王羲之在行草上对前人笔法的一种提炼,他对运笔和笔锋状态的体验,强化起笔和行笔的方便,这种用笔特征,开创了帖学的源头。
笔法的不同导致结构的差异,内擫与外拓是两种效果相反的用笔方法,常常引发出完全不同的结体特征。王羲之书法用笔以内擫为主,故神采外曜,精神挺拔;颜真卿书法用笔以外拓为主,故元气内敛。
陈亮先生示范练习陈卓生博士如是云:
感谢悦山对话!活动形式很好,少驹等身怀绝技,但都平易近人。自觉获益良多,主要是''松'',''调锋'',''精细一毫米''。
陈卓生博士与大家探讨笔法训练李艳芳女士如是云:
《兰亭序》的真假之辩、《兰亭序》的趣闻逸事、《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用笔美是书法史上一抹神秘又惊艳的色彩!感谢老师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结合自己的实践所得毫无保留的给我们传授了丰富的书法知识,感谢书友们的指点,让我收益良多!
热闹的交流现场邓昌才先生如是云:
今天的雅聚让我对书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全面深层次的认识和学习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第二行书《祭侄稿》,两者均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意义和巨大影响,但两者运用的笔法却有所不同,《兰亭序》倾向于今法,《祭侄稿》运用了古法。
第二:对笔法,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都有不一样的理解和运用,笔法不同不分高低,任何笔法的运用都必须围绕一个目的——始终保持中锋运笔。
第三:老师们分别对篆书,隶书,行书都做了现场笔法演示,并对部分老师们的作品进行了赏析和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期待下一期的相聚,与优秀人同道,我们会越来越优秀。
陈丽沙女士如是云:
通过这一期的旁听,各位老师对兰亭祭侄稿等历史和书法用笔等方面的辨论讲解,让我加深了认识和收获。本人对提按绞转的笔法,在书写中还是未能灵活的掌握好,希望自己多的临习碑帖,请老师们多多指点和示范。
品茗交流陈兆威先生如是云:
兰亭序真假之辩,引出古法与今法之论。老师们的讲解深入浅出,领会了绞转的作用与方法。
梁泽强先生如是云:
各位老师无论理论与技法实操上也展现出雄厚实力,我受益非浅。
对话活动现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