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讲堂留影134

《论语》讲堂留影134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1-12 22:37 被阅读0次

    2024-1-13 一百三十四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6.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语音整理
    这一章孔子是在肯定鲁国的一个君子——孟之反,他作战勇敢,但是不居功自傲。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做事很高调,但是做人很低调。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孟之反这个人的基本经历,否则的话,我们对孔子这样的一个评价就不知所由。
    孟之反,姬姓,孟孙氏,名之反。他是春秋末期鲁国孟孙氏的一个族人。在《左传》中被称作孟之侧。一个是“反”,一个是“侧”,古人的名和字往往都相互关联。关于孟之反,他的事迹在《左传》和《论语》中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孔子在这一章里专门称赞他“不伐”。
    “伐”,就是夸耀的意思。“不伐”,就是不夸耀,也就是不争功,不自我吹嘘的意思。
    孟之反是如何“不伐”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当时的历史情境。在春秋末期,鲁国的公室衰微,大权旁落,朝政由季氏一家独揽。即使是“三桓”中的孟孙氏和叔孙氏面对季氏的一家独大,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消极对抗。
    在公元前4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在鲁国执政的是季康子。他希望动员“三桓”的力量,共同抗击齐国的入侵,但是,孟孙氏和叔孙氏两家都不愿意出兵。原因当然很简单,平时季氏家族大权独揽,好事儿轮不到这两家,现在需要出力卖命,又让他们上,他们自然不乐意。
    后来由季氏的家臣冉求,也就是孔子的弟子,用激将法迫使两家派兵迎敌。最终鲁国就由季孙氏出兵,组成了左师,冉求为帅。由孟孙氏出兵组成了右师,以孟孺子为帅。而叔孙氏只是出兵负责守卫国都。而我们今天说的孟之反,当时就是在孟孺子的右军之中。
    齐鲁两军交战以后,左师,也就是左路军,在冉求率领下英勇作战,闯入齐军阵中,斩获对手80多名将士,迅速就取得了优势。而右师呢,也就是右路军,犹豫不决,行动迟缓,两军刚刚一接触就不战自败,右师的统帅孟孺子根本无心恋战,首先带头逃走了。其实由孟孙氏的族人为主组成的右路军,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只是他们有意保存实力,不愿意为季氏出力卖命。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将士,作战勇敢,奋死一搏,孟之反就是其中之一。
    孟之反虽然跟随右路军一路退却,但是始终走在大军的最后面。右路军一直退到了曲阜城下,别人都进了城,他又策马返回战场,与齐军英勇奋战。到战争结束以后,他非常谦虚的给别人说,不是我不愿意进城,而是我的马不听指挥。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这里说“不伐”,就同我们前面讲的“无伐善,无施劳”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为人比较低调,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所以孔子在这里称赞鲁国大夫孟之反。“奔”,就是部队溃败以后逃走叫“奔”。比如说,“一路狂奔”就是说逃跑的速度很快。
    我们知道打仗的时候哪个位置最危险?当进攻的时候,第一排最危险;撤退的时候,最后面一排最危险。由于主帅的缺乏斗志,故意不作为,导致战场上失败,孟之反留下来殿后,这本身就说明他很勇敢。但是快撤退到城门的时候,才使劲儿地扬鞭策马,装出一副着急逃命的样子,还自我嘲笑,“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意思就是,不是我胆子大敢留在后面,实在是因为这个马跑不快。
    他要是真的想逃命,那应该一开始就策马急奔,跑到队伍的前面才是最安全的。但是孟之反是快入城门的时候才策马扬鞭。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画面非常有喜感,说明孟之反他为人既幽默又低调,愿意深藏功与名。
    其实孔子本人也有这样的一个特点,当别人都惊讶于孔子怎么博学多才,六艺俱精。孔子怎么回答呢?就是因为小时候身份地位低微,啥事都干过,自然就懂得多一点,也没啥了不起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也希望大家,经过自身的努力,做一个既幽默诙谐,又谦虚低调的人。

    钱穆注解

    不伐:伐,夸义。

    奔而殿:军败而奔,在后曰殿。军败殿后者有功。

    策其马:策,鞭也。将人城门,不复畏敌,之反遂鞭马而前。

    李零点评

    这里是夸孟之反有断后之勇,但谦虚幽默,不自夸其功。

    孙中兴详解

    这章主要是夸奖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但是故事的原委和解释,好像不太一致。

    孔子夸奖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打仗回来,骑马走在全军的最后面。要进城门的时候,鞭策着他的马,说:‘不是我要走在最后头,是我的马不肯往前。’”

    “伐”,孔安国说是“不自伐其功”,皇侃说是“有功不自称也”,朱子说是“夸功也”,《论语》其他两处出现“伐”时(《公冶长篇》和《宪问篇》),也都是这样的意思。“奔”,朱子说是“败走也”。“殿”,马融和朱子说是“在军后”(在军前叫“启”),也就是在后头,现在还有“殿后”的说法。“门”,皇侃说是“鲁国门”,指“国门”,也就是“城门”。“策”,邢昺说是“杖”,朱子说是“鞭”。

    “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孟之侧”,《春秋左氏传》都作“孟孺子”。刘宝楠说:“古人名多用‘之’为语助,若舟之桥、宫之奇、介之推、公罔之裘、庾公之斯、尹公之他,与此孟之反皆是。”

    这段故事发生在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是孔子过世前五年的事。鲁国因为以前和吴国联合打过齐国,现在齐国反而打到鲁国来。鲁国三桓不团结应战。结果孔子弟子冉求刚好当季氏的家臣,就给他出主意。最后鲁国组成左右二军应战。左军由冉求率领,樊迟跟班,后来因为樊迟建议冉求要身先士卒,而大败齐军。被孔子称许为义,洗刷了以前“鸣鼔攻之”(《先进篇》11.17)的骂名。右军就是责成这里的孟之反来领军,结果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奔回鲁国(《春秋左氏传·哀公十一年》)才开启这章的故事。

    读古注让我不惑不解之处也正在这里,大家都提到孟之反是打败仗逃回鲁国,孔子为什么要夸奖他“不自夸”?败军之将怎能“自夸”呢?虽然他没抢在军队前面先跑回来,这总还算是个尽责的将领。古注大概都知道这个背景故事,却从来没人这么怀疑过。这又是为什么?

    我觉得这应该算是孟之反自己的一种自嘲型的幽默,或者是孔子讥讽孟之反打了败仗回来,不深自检讨失败的原因,而拿“马不进”当成殿后的理由,根本是本末倒置或是转移焦点。

    这种要人命的战争事情,重视人命的孔子不会这么轻率夸奖一个打败仗的将领吧!特别是他自己的弟子在那场战役中打了胜仗。弟子的成功,老师也“与有荣焉”。

    〔按〕孙中兴大佬是不是搞错了?“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孟之侧”,《春秋左氏传》都作“孟孺子”。

    孙中兴授课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qf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