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
《浮生六记》中的诗意

《浮生六记》中的诗意

作者: 心诚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11-01 08:26 被阅读185次

《浮生六记》是清朝时期沈复的回忆录,被称作“晚清红楼梦”。

作品主要回忆了作者(沈复)和他的妻子(陈芸)的往事,以及人生中其它趣事闲情。

这部作品之所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其深切的情感和灵秀的语言,更把一种诗意的生活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下面,做一些小的摘抄,和读者分享:

《浮生六记》中的诗意

杨补凡为余夫妇写载花小影,神情确肖。是夜月色颇佳,兰影上粉墙,别有幽致。星澜醉后兴发曰:“补凡能为君写真,我能为花图影。”余笑曰:“花影能如人影否?”星澜取素纸铺于墙,即就兰影,用墨浓淡图之。日间取视,虽不成画,而花叶萧疏,自有月下之趣。芸甚宝之,各有题咏。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浮生六记》中的诗意

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茶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众笑曰:“诺。”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余曰:“酒菜固便矣。茶乏烹具。”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罐柄,去其锅,悬于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其实沈复这一生并不算平坦,为了谋取生存,一生都在慕游之中。

不过,在忙碌的人生的缝隙里,有此闲暇,乐哉。

相关文章

  • 《浮生六记》中的诗意

    《浮生六记》是清朝时期沈复的回忆录,被称作“晚清红楼梦”。 作品主要回忆了作者(沈复)和他的妻子(陈芸)的往事,以...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用一花一叶的诗意,写一段柴米油盐的爱情传奇 他珍惜生活中的小事小物,并能于这些事物中倾入自己的真心,...

  • 《浮生六记》诗意百年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姑苏城的人间烟火,园深幽静,美艳醉...

  • 《浮生六记》

    阅读推荐: 中青版《浮生六记》以1935年世界书局出版的《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足本《浮生六记》为底本,经古典文学...

  • 生活中的诗意

    初夏 守着一方青砖上爬滿青藤的小院 搬一把藤椅 静静的坐在岁月的枝头 体验 感受 低头望去 那依稀可见的青苔 不知...

  • 生活中的诗意

    在写今天短文时,小朋友在我的旁边背古诗,琅琅书声像一首歌萦绕在耳边。由于国家考试政策的改变,学校对语文的越来...

  • 生活中的诗意

    10月24日,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家住在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中洪村的一位农民老伯陈锦祥连...

  • 生活中的诗意

    生活中的诗意 四 错爱 火苗爱着锅底 千万年如一 长情深沉炽烈 燃烧自己 以柔软的舌 吻到锅底发烫 锅热情似...

  • 生活中的诗意

    三 最后一位顾客 太阳枕着山的脊背睡了 月亮今晚没来 最后的上帝 一个人在品 艺术的滋味 闭着眼睛用鼻子亲吻酒...

  • 折纸中的诗意

    每个周末,我几乎都会布置一项选做作业,的确会耗费一些精力。 人就是这样,一件事可做可不做的情况下,我常常会换位思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六记》中的诗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rt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