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大出版社《盛世前夜》书评稿件集锦
《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

《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

作者: 梦萦绕之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01:0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盛世前夜

在简书上参加了读书写书评活动《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这本书是今年刚出版的,作者是吴鹏,他是史学博士,专门从事研究隋唐历史。

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大唐开元盛世前期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从武则天退位归西到唐玄宗稳定政权,这八年大唐发生的一系列政变。

看大唐历史,我一直有几个疑问:武则天是怎么退位的?中宗是病死的还是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太平公主究竟是怎么死的?吴鹏博士为我们解开了一个个谜团。

神龙政变,则天皇帝黯然离世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千古未有之奇迹,但也带来千古无解之难题,这就是接班人问题。在武则天之前,中国历史上都是男性皇帝,皇位自然传给亲生儿子。武则天不是女权主义者,她内心认同男子才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但在立儿子还是立侄子这个问题上,成为最大的政治纠结。武则天要确保武周江山万万年,只有把天下传给娘家侄子。但这遭到了李唐旧臣的极力反对,宰相狄仁杰对武后说:“姑侄之于母子,哪个比较亲近?陛下立儿子,那么千秋万岁后,会在太庙中作为祖先祭拜;立侄子,那么从未听说侄子当了天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庙。”又劝武则天召还李显。自此后,武则天打消了立侄子为接班人的念头,并将李显秘密接回洛阳 。控鹤监内供奉吉顼、张易之、张昌宗都曾请求武则天立李显为储君  ,皇嗣李旦亦请求逊位于李显。在来自各方面拥护李唐的压力下,武则天认识到人心所向的是李唐宗室,如果再一意孤行,就会有丧失人心的危险。

武则天自当上女皇后,她的工作重心在维持武周皇权的稳定上,而忽略了突厥契丹等少数民族,使得少数民族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们看到李唐因为内斗争个你死我活,于是就打算对武则天出兵,他们打出的旗号是让武则天还政于李唐。武则天为了打赢这场仗,就立李显为太子,并且任命他为河北道行军元帅。百姓知道李家太子出任元帅,立刻踊跃参军,没几天就招到了五万人,跟之前武则天“初募兵,无有应者,闻太子(李显)行,北郊山头皆兵满,无容人处。” 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百姓的心是向着李唐的。当突厥知道李显复储,自知已经失去了出兵的最大政治口实,只好退兵了。

不过武则天还没当够皇上呢,她一边还政于李显,一边又打压他,怕他羽翼丰满失去控制,对自己不利。当突厥退兵后武则天就过河拆桥,封李旦为相王,让李显和李旦互相猜忌,互相制约,避免两个儿子合伙对付她。还让武氏子弟掌握洛阳地区部分兵权,以此来打压李显和李派大臣。

武则天后期对张昌宗张易之的宠幸日盛,身为武则天的孙子李重润和孙女也在背后议论其行为,这遭到了二张的打击报复,女皇武则天很生气,她让李显处置自己的儿子女儿,李显为了保全自己,遂将李重润和永泰郡主处死。

张昌宗张易之兄弟的人生之路也走向了尽头。因为牵涉到皇亲国戚,这让当时的李武两家人极为愤怒,他们决定处死二张。不过最终发起政变的是张柬之、桓彦范等五人,他们撇开武氏族人抢先发动政变,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在政变发生后及时参与进来,他们斩杀二张,逼迫武则天退位,因为发生在武则天神龙年间也称神龙政变。自此武周政权再一次回归到李唐政权。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则天在上阳宫驾崩,终年82岁,留下遗诏,取消帝号,使用“则天大圣皇后”称号,归葬高宗乾陵,又做回了李家媳妇。

景龙政变与中宗之死

中宗颠沛流离半生,四十多岁终于当上了皇帝,但是他面临的问题更多,首先因为神龙政变不是中宗主导的,张柬之等人立下头功,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深度参与,他们的政治势力都有很大的发展,中宗面临势单力孤、皇权旁落的局面。

中宗即位后并没有掌握皇位赋予他的皇权。在外朝,中宗面临张柬之等相权的压力,如芒在背。在皇族内部,中宗面临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势力崛起形成挑战。

李显首要任务是培养自己的班底,他将东宫旧部推上相位,是为了从张柬之等人手中拿回自己的皇权,要向相王、太平公主展现皇帝的用人权。因此,中宗拜他们为相后,就在事实上牵制住了张柬之等人,打破了后者独霸相权的局面。而魏元忠等东宫旧部不堪大任的政治现实,也让中宗觉得有必要继续寻求支持力量,遂把目光投向发妻韦皇后。

韦皇后是中宗最信得过的人,两人在房州一起生活了十几年,长期艰难的羁押生活,让他们成为彼此的依赖,中宗对韦后很是信任,他效仿高宗,让韦后与他一同上朝处理国家大事,而韦后的野心越来越大。

李显在立谁为太子时也大费周章,因为他和韦后的孩子李重润已死,他的太子人选只能在李重俊和李重茂中间选择了。

李重俊依附于武三思父子,最后在武三思的帮助下,成为太子,但他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韦后、安乐公主和武三思处处打压他,贬损他,安乐公主竟然向李显提出立自己为皇太女,这下子惹恼了李重俊,他联合李多佐等禁卫军准备诛杀武三思和韦后安乐公主。

可惜李重俊年轻没有经验,他只是想杀掉韦后等人,却没有考虑他们背后的人是中宗,李重俊带领着禁军起兵造反,他先斩杀了武三思父子,再杀进皇宫,看见中宗和韦后安乐公主在一起时,不知所措,失去了先机,最后兵败被杀。

中宗李显于景龙四年六月初二在神龙殿驾崩,资治通鉴上记载,中宗是被韦后和安乐公主下毒害死的,但吴鹏认为这个说法不成立,从韦后和安乐公主在中宗驾崩后手忙脚乱的样子看出,中宗是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暴毙的。

唐隆政变——李隆基得利

中宗死后,韦后扶持傀儡皇帝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韦皇后变成了韦太后。韦太后为了巩固韦氏政权,将京城南北衙禁卫军的指挥权全部交给韦氏家族成员。在韦太后的示意下,以宰相宗楚客为首的大臣公开建议为韦太后登基称帝,韦后也早有登基之意,但在朝堂之上,还有两个人令韦后不安,他们就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于是,韦后打算秘密除掉他们。

就在韦密和宗楚客密谋诛杀李旦和太平公主的时候,有一位叫崔日用的大臣,时任兵部侍郎,和宗楚客平日交好,他听闻宗楚客要谋杀李旦和太平公主,担心会连累自己,因此暗地里派一位叫普润的僧人秘密告知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让李隆基先下手为强。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在禁军将领刘幽求等人的拥护下来到玄武门,待到二更时,李隆基一声令下,禁军出动,将韦睿、韦播等韦氏集团骨干秘密逮捕并杀死,悄悄控制羽林卫。而后,分头行动,攻入皇宫。斩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三天后,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逼迫下,李重茂退位,李旦登上皇位。这是唐睿宗李旦第二次登基,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此次政变彻底瓦解了韦后集团,唐朝宗室重新夺取皇位,史称“唐隆政变”。

不过李唐王朝还没有稳定下来,因为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是为自己登上帝位,而不是皇太子。

两年后李唐王朝又迎来一次政变即先天政变,这次政变以太平公主被杀,睿宗李旦被迫退位告终,李隆基闪亮登场,他就是唐玄宗。

唐玄宗对武周政治遗存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自此唐朝彻底摆脱李武两家共掌皇权的不正常政治生态后,成功进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传统政治运行逻辑,为后面的开元盛世拉开了帷幕。

唐朝从武则天后期到唐玄宗开元盛世,一共经历了四次政变,但是这些政变的发生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这也是唐朝可圈可点的地方。

唐朝之所以经历四次政变,说明政治冲突严重,矛盾根深蒂固,因为这个时期是多元化的最高权力格局,李武两家还有韦后等人都有权力,他们几方都想成为大唐实际掌权人,所以这也注定他们几方会进行残酷的斗争,最后权力归向一人才能稳定局面。所以吴鹏说只有最高权力实现一元化,社会才能稳定,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带来稳定的政治环境。

吴鹏博士还指出,在最高权力一元化的同时,次级权力、中级权力、基层权力需要分散,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实现权力制衡,才能方便最高权力有效掌控全局,正确开展决策。最高权力的一元化与次级权力、中级权力、基层权力的多元化互为依托,以多元化保证一元化的正确,以一元化保证多元化的均衡,社会才能走向长治久安,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权力的一元是稳态,人性的多元是常态。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看似每个朝代都在避免前朝的事情再次上演,但却无法避免本朝的问题,所以才有了后来一次次的朝代更迭。

相关文章

  • 《Stone历史剧》--大唐盛世之武则天升职记

    《Stone历史剧》--大唐盛世之武则天升职记

  • 盛世的情结

    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生逢盛世,是每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 所谓盛世,就是内无严重的政治腐败,外无迫在眉睫的...

  • 君临天下的感觉

    古人说女子称帝邪不压正。在中国就有两位女皇帝。武则天和慈禧老佛爷。 武则天擅长政治,她是政治这条路上,越走越远的人...

  • 我学习你的人生,但绝不复制

    唐朝盛产大女主,也盛产偶像。比如武则天,稍微有点儿政治资本的女性都把自己臆想成武则天第二,像太平公主,韦后,安乐公...

  • 2018-02-24

    闲来无事,就看了看电影妖猫转,能感慨什么呢,就是大唐的繁荣,那真的是大唐盛世吗,没有了李世民,武则天的时代,这应该...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

  • 《女皇武则天》听后总结

    我个人对武则天的理解,与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个人对武则天的理解有以下几点: 1、武则天是为政治而生,不是...

  • 妇 好

    她的身份,是王后;她的城池,是殷墟; 她的时代,叫商朝;她的名字,叫妇好。 她参与政治比武则天早1800年,带兵打...

  • 曾国藩的主要成就

    政治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

  • 为什么武周政权一定会回到李唐手中?

    纵观整个古代历史参加政治活动的不少但是成功逆袭的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刚开始参加政治活动是因为唐高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盛世前夜——后武则天时代的政治缠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sb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