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怎样“进入”课堂教学》是2011年11月19日吴康宁教授在南京所作的一个讲座
吴教授认为,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大致有四种类型。今天我阅读了第三种类型“嵌入”。
就字义来说,嵌入是指一个较小的东西紧紧卡住到另一个较大的东西中去,从而成为那个较大的东西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表明两者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是紧紧的插进去。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来自于新经济社会学,说的是人们的经济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的任何一个经济行为的内容与方式都要受到他所存在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的影响,经济制度本身也是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吴教授在本文中借用"嵌入"这个词,指的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二者相互契合、相互吻合、相互优化这样一种相得益彰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使教学效果整体性的上一个台阶。
在信息技术运用问题上把关注的视野,从教学活动的个别环节、局部状况,努力去寻找、发现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更多和更大空间,并努力去寻找并进行整体设计。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教学中的"要件",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用来改变整个教学过程,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当信息技术嵌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时候,它同教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相互结合的,有人关系,是"一唱一和"的了。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教学的技术”,那这种类型的教学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