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雨中,一辆电动自行车慢悠悠地行驶在小路上,车上坐着的妇女左脸颊有颗痣,正是王燕。
月灵嫌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好吃,几乎每个中午都回城郊小镇吃午餐。她年纪还小,一个人走路不安全,所以每天都需要专人接送。
学校距柳家有将近一公里的路程,带着月灵一起需走一刻钟,不长,但一天要走四次,颇为费力;月灵爱赖床,做事又拖拉,没个半小时出了不了门,稍微起晚一点就会迟到。另外,除接送月灵外,王燕每天还得做饭,若是做好再去接月灵,回来时菜早就凉了;若是接回来再做,又担心月灵没有足够的时间午休,下午上课状态不好,影响学习。
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王燕咬咬牙掏钱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并花了一段时间把它学会。有这辆代步工具后,出行的确比以前方便了不少,进城买菜都不用坐车过去了,着实为王燕省了一笔开销。
此时,王燕正火急火燎地往怀安四小赶。月灵只有两分钟就下课了,须得抓紧时间,不然月灵出来时看不到她会害怕的。
隔着中央隔离护栏,王燕看到校门前围着几十个人,想来目的同她一样,都是来接孩子的。校门已打开,不断有背着书包的学生走出来,寻到自己的家长,或步行或乘车离开。
隔离护栏中间有条路直通校门口,不过只能步行,骑车过不去,因为那儿有几个横在路中间的石墩子。从这个方向去学校,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直行三百米左右,再调头回来。
转弯时,王燕特意放下双脚垫着前行,这模样有些滑稽,不像骑车,倒像推车——她学艺不精,平衡感又差,总担心转弯太急会侧翻。
王燕将车靠边停下,一边将拔下来的钥匙塞进上衣口袋里,一边快步往校门口走。她抬头,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卫室墙边的月灵。
月灵笑嘻嘻地迎上来一把搂住她的手,嚷嚷着要吃城东立交桥附近那家的蛋糕,她心软,不忍心拒绝,只好勉为其难地应了下来。
她牵着月灵的手往回走,打算骑着电动自行车进城买月灵心心念念的蛋糕。刚插上钥匙,她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是王木匠打来的电话。
电话中,王木匠说李光沫爷爷晕倒了,他们正往县医院赶,让王燕在门口等。挂掉电话,心急如焚的王燕再没有买蛋糕的兴致,载着月灵就往柳家赶——一会儿会很忙,带着月灵不方便,又不能将她扔在这里,所以只好先回柳家一趟。
把月灵送到门口,王燕立马调头往县城方向赶。去县医院前,她必须找台自动取款机——柳家什么都有,几乎不用掏钱,所以她身上一般只放几百块钱现金,以备不时之需,现在老爷子突然出事,那点小钱肯定不够花。
她的心很慌很乱,像有无数只蚂蚁在上面爬。她担心的不止有老爷子的病,还有医药费。以前打工挣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就李大狗那儿还有几千,也不知够不够用。要是不够,该向谁开口呢?身边的亲戚朋友都不是有钱人,谁有多余的钱可以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