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N师学院
作为N师学员,我要一路前行

作为N师学员,我要一路前行

作者: 小异异想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1:37 被阅读28次

     “百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歌的旋律还在耳边回荡着。就如同今晚的分享者胡老师那样,能够坚守自己的情怀,督促教师们一路成长。小小的力量终将汇聚成巨大的能量,在那片热土上散发出光和热。我一直说自己很幸运,能够成为N师学院中的一员,听完了今晚的课之后,带着吴校长抛出的四个问题。我在深思,我作为一位年轻人,该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中稳步前行了?

    学习的空间如何拓展???

    可能我们每个人对“空间”这个词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整个地球都可以用“地球村”这个名词来呈现了。那我们所谓的“空间”是应该无限延伸,还是应该精益求精呢?我们在课堂上会时常向学生提及,要认真学习,多阅读。这样的话语中往往只是一个大概性的表述而已,“怎样才算认真”“读什么才算是阅读”学生们缺少一些明确的方向性的指导。也就不能很好的让他们的学习空间得以拓展。

    回到我们教师自身层面来看,向“专业型空间”拓展,应该是首要前提。学高为师,这句话应该是我们从事专业学习时熟记于心的话。但是,当我们离开了学习了专业性教育,来到了真实的课堂之后,我们对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和补充又有多少,或者说有多少是自发进行的呢?

    专业性书籍的阅读,学科类的继续教育,教学类的反思研讨等等。这一类的活动我一直在参与,也一直在从中汲取中新的养分,以此来服务于我的教育教学。在这一个空间里深入学习,也保证了我在前三年的教育教学中,有所成长,也日渐明晰教育是一件什么事儿?

    在上一次的听课学习中听到了这样一句话“老师好好学习,学生才能天天向上”。以往这句话里的参与者只有学生,而现在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成为了这句话的主语了。这也促使我感受到要向“发展型空间”拓展了。

    半年前,我还没有把“互联网+教育”这两个名词关联到一起,只是沉浸在我们班能使用学校首批引进的多媒体智能一体机的喜悦中。当时的我只是单纯地觉得我们班的设备优于其他班,而我也算是学校首批会使用这套设备的老师。完全没有想过,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教育可以这样连接,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把优质资源带到教育需要推进的地区,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直播分享到全国各地,让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视频前学习交流。18年暑假,开始通过几天朋友圈转发的链接初浅的了解到互加计划。9月份开学,我就找到了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参与互加计划课程授课的周丽老师。我们在微信上随时聊,午饭时在饭桌上聊,那段时间真的是越了解越敬畏。慢慢地我跟着她,试着给南疆的孩子上趣味拼音课。第一次上课那天,我在是视频看到很多教室里都有暖阳照进去。“心中有光,就有希望”这是我上完课之后,心里最真切地感受。我要坚持下去。

    而现在我很幸运成为了这个“发展型空间”里的一份子,也在通过网络学习,参与勇气读书努力地让自己在这个发展型空间中有更多地收获。

    今晚听了胡老师地分享之后,特别是那张PPT触动了我。

    当教师资格证的考试面向社会大众以后,选择当老师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真正能够把“教育”这件事做到好,做到老的人又会有多少呢?互联网能够推动教育的发展,也让很多人无法抵制住诱惑。选择人离开教育行业的人也会慢慢增多呀!向“理想型空间”拓展。

    我想表述的“理想型空间”并不是指空想,或者不切实际,而是指“教育理想”。没有证书,没有表扬,没有奖金,但是有情怀,有责任,有成就。这就是胡老师让我感受到的教育理想。向生活在这样的空间里的人靠近,耳濡目染,润物无声。有前辈的指引,我们自当践行榜样的力量。

    所以我觉得教师学习空间的拓展应该是精益求精的。

    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变???     

    无论是新课程标准中,还是课程改革中的倡导,都会提及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也说到过在清华附小倡导“核心素养落地,让学生站在学校正中央”。回归到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模式中来看,是不是可以尝试着让学生站在互联网的中央,而老师就可能会成为这个互联网终端的管理者,操作者和指导者。

    因为在学生在学校可以理解为站在学校的中央,而现在已经慢慢在打破地域的限制,学生开始走出学校,成为互联网教育中的受益者了。当学生处在了互联网的中央,老师作为管理者,操作者和指导者的责任也将更为重大了。不仅要有丰富的互联网+教育的专业和理论知识加以指导,还要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给予学生指引。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指导学生站在互联网中央。

    为什么要需要社群化学习???

    从加入我们组的微信讨论群之后,慢慢就发现了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网络课程。今天课程最后分享的那些优秀课程,也有很多是我们第十六组的老师们的课程。平时他们会在群里分享课程的开始时间,点击进去就能看到老师们,甚至是孩子们在镜头前专心的讲解。相比于平时的名师讲座,他们这样通过网络传递的信息就更接地气能让我们所接受到了。特别是在课外阅读的推广和实施方面,给从他们身上得到很多的收获和启示。我想这就是社群化学习意义所在吧!能够在一个小小的十几人的微信群里,就能看到如此美好的教育教学新形势,而且还能得到和他们直接沟通交流,解疑答惑,这样一来社群化学习的动力又提升了很多。

    另外,每周二的学习课程安排,就成了一个200多人的大社群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名师资源汇集于此,很简单的来说每次在分享中能了解到一个新的小程序都能让我非常的惊喜,虽然我们每天有在使用着互联网,但是并没有从常规的思维中有所突破,日常使用的小程序和App也慢慢地固化了,缺少了更新。这200多人的大社群就更能呈现出一群人的力量之伟大了呀。

    最后,在社群化学习之后,能有所思考,能引发新的想法那就是社群化学习的最大的意义了。特别是听到了胡老师的分享后,一位有情怀的老师的印象就印刻在了心里。胡老师所做的一些事都是能够真正的督促教师们成长的美好的事。而我虽然还只是一名语文老师,听了胡老师的分享后,我也有所思考,我能用什么样的当时让我们班的孩子成长呢!有自己的思考,有先行者的分享,还有身边小伙伴们的支持,那就去做吧!

    课堂学习的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在杨晓哲博士的《五维突破》这本书中,第二个维度“虚实结合”中提到了我们现在的课堂需要打破实体与虚拟的界限,要尝试着打造新的教学范式,而这个新的教学范式也一定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在网络没有普及之前,在教学教育的实体课堂中努力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那时候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实体课堂中。

    但当互联网时代到来,应运而生的就有一批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也就相当于现在的10后,甚至是00后。他们一出生大部分的人就被互联网围绕。而我们90后,和90后之前的那些人只能算是互联网的移民。慢慢地我们也就发现了实体课堂地模式已经不太适用于这群互联网原住民了。多媒体教学,白板技术的运用也就开始普遍了。随之而来的完成作业的app,如一起作业,英语趣配音,小打卡等等都是在想方设法的让这群原住民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依然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新的课堂学习模式更多的会倾向于“虚实结合”。对于这个问题的想法,更多的是来源于阅读了杨博士的这本书之后所引发的一些联想。

    新的时代,会有的新的发展,而我需要有新的成长。N师学院这个“发展型空间”也定会让我一路前行。感恩,感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作为N师学员,我要一路前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ca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