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得不应对更多的事件和任务。于是时间管理的大神、忽悠们便不时向芸芸众生们推荐多任务处理的法宝,渴望人的大脑像支持并行计算的CPU一样,多核多线程的来进行多任务处理。
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误区。不仅不会提高事件、任务处理的效率,反而会引发人的心理疾病,造成现代社会的流行病-焦虑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活在当下”的道理。但是没有太多人真正的体会到这句话的意味。“活在当下”是把人带回真实本性的绝好法门,而同时它也可以给人带来很好的专注力和工作效率。
为什么要提“活在当下”?就是因为人们经常活在对过去的懊悔,或者对未来的担心和恐惧中,心思不能聚焦在当下。简单的打个比方,吃饭时不知道往嘴里填的是什么,满脑子想着过去一天做的不妥的事,或者担心着明天领导知道了批评自己。这样的吃饭,会有效率吗?会体味到饭菜的美味吗?
“活在当下”,虽然是禅修中的概念,讲究的是,“吃饭时吃饭,走路时走路”,这便是禅,这样才能用心的体会当下做的事情的意味,而这同样会利益做事的效率,因为专注力的大为提高。
而多任务的处理,确实反其道而行之,让人们的头脑中同时惦记着更多的事情,为“活在当下”人为制造了过多的障碍。其唯一结果就是将人的“专注力”分散再分散。结果可想而知。
普通人没有太多的人生智慧,在多任务处理的压榨下,只会积劳成疾,终日焦虑。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如此焦虑的因素之一吧。
所以,现在的一些有智慧的精英领袖们,已不再提倡多任务处理的方法。比如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在他的经典的26张ppt说清时间管理中就明确提到 “不要多任务,这只会消耗注意力,保持专注,一心一用”。
而苹果的CEO乔布斯早在多年前就跟随铃木禅师,参禅打坐。iphone的问世,极为符合人性用户体验的UI设计,众多的创新点,和乔布斯的直觉运用脱不了干系。曾经相关的传记记载,iphone的原型设计方案,送入乔布斯打坐的房间,老乔参禅完毕睁眼审视,主要凭直觉来判断产品设计的好坏于生命力。而直觉和专注力的培养和活在当下的理念一脉相承。
所以,“活在当下”才能带来清明的心境和超高的专注力,由此带来超高的效率。多任务处理只是江湖郎中为当下的众多工作生活压力卖的一副狗皮膏药。
最后再唠叨一句,其实在如今的社会,资本与技术的共谋,各种新兴应用、工具的发明,视屏会议、钉钉、当当之类的app,会把人类的生活空间挤压的局促不堪。人的工作、生活压力也会与日俱增。
其实这也不是坏事,物极必反,到了南墙,也就只剩自我拯救一条路了。成与不成,还看各位的智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