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七/文
文章开头放一张图,这是我偶然在空间看到的秘密匿名。
-1-
每年九十月都是大学评定、分发助学金的时候。
助学金的金额真的不算少了,多则三四千,少则也有一两千。
这些钱已经是普通大学生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虽然不能生活得特别滋润,但满足日常所需,偶尔小奢侈一下,下顿馆子、去周边玩一玩,也是足够的。
如果成绩不错,拿了助学金之后,还能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旦申请成功,就是一笔相对可观的奖励,金额在五千至八千,支付起一年的学费和住宿也是绰绰有余。
而且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标准算不上严苛。只需年段成绩的前30%,比普通奖学金年段前10%来得容易多了。
总之,这前前后后的奖金算起来,足以让真正需要这笔钱的家庭,减轻相当大程度的教育负担。
-2-
我们也是最近公布的助学金名单,金额分别是四千到两千不等。
看到助学金名单的时候,我和舍友都有些小惊讶。
名单里既有衣橱里已经堆满各种款式服装,并还在网购路上不断剁手的女生,也有脚下踩着奢侈大牌logo,手持顶级标配电脑的男生。
而这些人,看起来真的不缺这笔钱。
尽管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象,但在经济条件上来说,经济条件优越的人,能够往下伪装,那算是一种低调,而经济条件窘迫的人,是无法往上伪装的,因为实在没能力。
也正是因此,装穷是真的容易,装富也是真的难。所以,或许他们不是看起来不缺,应该是真的都不缺。
(重点看第5条)
-3-
“只要跟相关政府打好关系,就能开贫困证明。”
这个是我在偶然间从朋友那知道的。
虽然我不太知道这种开证明的方法,是否普遍,但它肯定是存在。
而这种方法,所谓的打好关系,归根到底无非是千方百计的送钱罢了。
这逻辑追究起来,倒是挺荒诞的。用钱打通关系,拿到证明,这是成本;谋得助学金,甚至国家奖学金,这是收益,二者相减所得金额则为利润。
本是为贫困家庭减压减负的福利善举,却被有心人肆意利用,成为了一场斤斤计较的商业牟利。
如此,荒诞不荒诞,可鄙不可鄙?
可最让人心寒的,却不仅如此。
当我询问了几位来自不同大学的朋友,提及助学金这方面问题的时候,他们的答案竟然趋近一致。
“助学金的名单不太符合,以至于让我觉得它是在资助比我富有的人。”
“有位拿助学金的同学,生活费大概是我的两倍吧。”
“拿一等助学金的舍友,不太像真的贫困,日常的消费跟普通大学生差不多,不会很浪费,也不会刻意节省。”
很可笑吧,要求公平公正的助学金评定,却似乎没有人觉得它真的公平公正。
-4-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如何评价一些学生做虚假贫困证明拿助学金?”
翻看完大多数的回答,莫名感觉,阅尽世间丑态荒凉。
有父母离异,拿着两份生活费,常常直飞全国出去玩,全身装扮上下加在一起两千多的同学,拿了助学金。
有父母都在体制内工作,用着最好的护肤品,定期买衣服鞋子,完全不缺钱却也弄到了贫困证明,拿了助学金。
他们这笔眨眼间就买下奢饰品,并且毫不心疼的钱,是让人拿来维持生活的希望。真的,不会害臊吗。
浏览了大多数的答案,突然发现:
似乎只有穷人才会体恤穷人。
回答中,有很多家庭情况并不好,却没有申请助学金的人。
他们本可以申请,可他们没有。
有家中贫困连手机都用不起,动了心脑手术欠债累累的同学,他压根不动助学金的想法,因为他觉得不需要。
有鞋子缝缝补补,节衣缩食,早餐就白馒头配水,非必要决不乱花钱,勤勤恳恳打工的同学,她没有申请助学金,因为自己兼职来的钱,可以勉强生活,她觉得她不需要。
人性的恶,或许会随之彰显出人性的善吧。
感谢他们本性的纯粹善意,让千姿丑态不至于荒诞到极致。
-5-
最后,
助学金只有到真正需要它的手里,才是鲜活的,有意义的。
不该垂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是贪婪,还是可耻的抢夺和霸占。
我们真正该抢的是奖学金,而不是助学金。
以上。
-END-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木子七阿七
喜欢的话 欢迎来找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