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四
有人不服组长管束,要独立成组,当然被否定。哭红眼也没用。我说:都独立,这个班就成了58个组了!
要独立的人于是到处游说,希望其他组接纳自己。有的组长禁不住软磨硬泡,就答应了。可是代组长说:“不换,就不换。”
这招气死“独立者”,可又无可奈何,求我,还带来接受的组长和愿意换组的人。我当然按程序来,跑去问代组长。代组长照样回答:“不换,就不换。”
哈哈,我走下讲台,大声说:“好喜欢这样的性格。我的人,你想换就换?我的人,你想走就走?没门儿!来,击个掌。”
这一击掌,把代组长乐得眉开眼笑,另一边的“独立者”气得跺脚。
我补刀:有本事自己争取当组长。还斜睨他。
这一招制服了“独立者”。我还收到了代组长的感谢信呢。
不做和事佬,不去讨好别人,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放弃原则。一句话:不要为了爽别人弄得自己不爽。
学生都听话,都乖巧,从没什么意见当然好了,管起来舒服,看起来顺眼,搞起活动来,整齐划一。
可是,他们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呢?
今天看到这样一段话:
讨好型人格,都曾经历过幼年的奴化训练。不讨好别人就会被惩罚,主动讨好就会有奖励。这种训练从生理上扭曲了一个人,当她们讨好别人时,就会获得多巴胺奖励,而不去做这些低智的事儿,就会遭受生理惩罚。
这样,讨好别人成为本能。而本能,必然是低智的。
而治愈弱智的方法就是,变成一个“坏人”。
你看案例中的代组长这次就是独立者和他支持者眼里的“坏人”。但恰恰这样的坏人成功“止损”——即保护了自己的尊严,也遏制了组的分崩离析。
必须击掌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