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随笔教师读书会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作者: zly云水禅心 | 来源:发表于2019-11-07 05:44 被阅读0次

        今天,我又一次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了朱自清的《背影》,重读重教的感受和以前大不相同!最后我用了一句话来结束整堂课:“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孩子们在我整堂课的引导下,对作者给予父亲的情感变化有了深入的体悟,对这句话的含义自然能够懂得!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先生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为他爬月台买橘子时的那个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犹记得自己当学生的时候,就对这篇文章印象深刻,尤其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当我作为老师又一次的要去执教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是紧张而忐忑的。这么好的一篇文章,我到底要怎样教好呢?一时竟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我想到我们每次参加培训时专家们喜欢说的一句话:“面对一篇课文,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文章认认真真地裸读几遍,你或许就会有灵感了。”于是,我下班回家,忙完一切琐事之后,就静下心来把《背影》好好地读了几遍,在读的过程当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好些文字背后,读出了点深意,这不就和学生读这篇文章的感受一样吗?只不过学生的认识可能要浅一些。那如何加深呢?如何突破呢?认识的局限点在哪里?这些不正是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的重点,突破的难点吗?我这才明白,专家们让我们认真裸读课文的用意了。老师只有在不借助任何资料的情况下,站在和学生一样的角度上去读课文,才能更好地掌握学情,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时能自主掌握的知识是什么,理解的难点在哪里?认识到了这一点再去备课,就会更有针对性,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于是我结合课后的思考探究题,再次细读文本,才发现《背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常说的“父爱子,子爱父”,那么的简单!那么在朱自清写下这篇散文90余年后的今天,我们应该选择什么作为教学内容呢?看过许多的名家对于《背影》的教学设计,他们大多会选择其内涵作为教学内容,有的老师会选择艺术内涵,有的则侧重思想内涵。今天,我们已不再怀疑《背影》的思想内涵。而放弃《背影》思想内涵的讲解而只讲文法,不免会讲得自相矛盾。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在我以前教学中,我往往为了让学生体会父子情感的真挚,特别喜欢让学生从文本的描写中去寻找父亲对作者的关心和作者对父亲的怀念。这样一来,父子之情就变成了完美的亲情。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这样的教学能否使学生真正体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呢?

    我在课下查阅了许多朱自清创作本文的背景,文中提到的“那年冬天”是1917年,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是因为纳妾而产生的矛盾。由于受到五四民主精神的洗礼,朱自清的思想是进步的。“他厌恶姨娘的教唆,他憎恨旧的婚姻制度,他曾告诫弟弟不要纳妾”。在这件事上,父子二人是有矛盾的。1921年暑假,父亲又将其工资代领。有着民主思想的朱自清无法忍受父亲的做法,携妻儿离家出走,于杭州定居。1922年暑假,他主动回家,但父亲并不领情。此后,父子矛盾愈演愈烈。1923年暑假,他再次回家,但父子关系并未缓和。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学生能否理解这些背景?这些背景中,学生最难理解的是父子产生矛盾的原因。看上去是因为父亲代领了作者的工资,实质上则是以作者为代表的进步思想与以父亲为代表的封建思想之间的对立。以上背景对体会父子之情有很大帮助,但这能否作为教学内容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出现?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华北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提到:“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老师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我们应该以《背影》为文本进行教学,但决不应该只教《背影》。选择或重构教学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特点,更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学情。

    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这篇散文?这篇散文的魅力在哪里?为何会成为经典?从“那年冬天”到1925年写下《背影》,朱自清与父亲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最终父亲的信打破了紧张的局面,作者有感而发写下《背影》。父子关系的变化通过《背影》表达了出来,使文章透露出复杂的思想感情,也赋予了文章独特的魅力。所以,在选择或重构教学内容时,这段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学生需不需要学习这段背景呢?在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中就能有所指向了,“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体悟文本情感出发,若仅局限于文本,就无法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真情实感。陈思和曾在《文本细读的意义与方法》一文中指出:“我们过去对文学名著的很多解释都是从教条出发的,我们不相信文本背后还有一个更加完整的世界,我们只相信显文本提供的东西”。而学习过写作背景,就会对“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和“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能体会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还能理解父子之间“有隔膜的爱”,这种爱虽不完美,但却真实又感人。于是“背影”就成了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内容来看);“背影”也是文章叙事的线索、表情达意的切入点,也是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从结构来看)。再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背影》是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随着年龄增长,初中生往往会在八年级产生叛逆心理,容易漠视父母的关心,进而产生误解,疏远与他们的关系。在这段背景中,尽管父子间的紧张关系持续了数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浓于水的亲情冲淡了隔膜,父子相互谅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恰似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虽然会有暂时的不合,但终究会彼此理解。这段背景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情感,还能引导学生发现、理解父母之爱。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孙邵振在《解读背影》一文中说到:“背影的动人之处,不仅是父子之情,还在父子之情的动态转化。文章的高潮是:一方面是强烈的转化,一方面是无所觉察,二者的对比,显出父亲的爱是无条件的爱,而儿子的爱则是在条件逐步作用之下才升腾起来。儿子的爱是一种激动状态,而父亲的爱则是平静状态,这里就显出了朱自清的深刻之处,他笔下的亲子之爱是错位的,爱与被爱是有隔膜的,爱的隔膜正是《背影》之所以不朽的原因。”

    朱自清八年之久,再写父亲的背影,这期间发生了许多许多的事情,比如:文章中写父亲要到南京谋事,实事上从那以后一直没有成功,也就是长期失业,这就导致了家庭经济进入破产的边缘,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获得的程度上,甚至是性质上的改变,文章结尾的背影就超越了当时当地,而是转移到了写作时间上,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是忏悔中带着对父亲的回护和原谅。是啊,没有什么问题是时间解决不了的问题!

    时间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神灵。他可以给我们的努力付出于回报,也可以无声无息为我们疗伤止痛。不管遇到多大的事情,遭遇多大的伤痛,你要相信,只要有时间在,这些都会过去。那些曾经留着我们心灵的伤口,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愈合。不管是1年,5年,还是10年,终究有一天它会过去。因为时间总是推着我们向前,而不是向后。

    现在所遭遇的一切,你要相信,在某个将来,一定也会过去。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应对和处理当下,那么干脆交给时间吧,“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写于2019年11月7日凌晨5点17分)

    “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时间时间,让过去过去”——再读《背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dcc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