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119919/34ca35c09e452c49.jpg)
2019/4/20 周六 天气:暴雨
01
说起老好人,又不禁令我想起了毛姆在其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所塑造的斯特罗伊夫这一鲜明角色。
每当想起他,都抑制不住地想痛斥他为人处世的软弱和不争气,以及甘愿卑微低落尘埃和逆来顺受,丝毫不敢反抗的奴隶性格。
像是一个天生的受虐狂,若是得不到别人的每日欺负和冷嘲热讽就浑身不舒服一样,始终用自己的熟烫脸蛋去用力贴紧别人日益发冷的屁股,甚至还有些上瘾和乐此不疲。
但我明白,这些都是老好人惯用的虚假伪装。
他们内心也许是抗拒的,可他们依然刻意地维持表面上的平静或伪善。
他们做不到反抗,因为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和感受。
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尽力让人家能够开心快乐,所以,有些难过,在寻常人看来似乎难以忍受的事情,搁置他们身上就都犹如甘之如饴,没有丝毫不适应。
02
斯特罗伊夫是一个画家,靠卖通俗画和安静本分的妻子布兰奇过着温馨而又幸福的小康生活。
他对绘画非常在行,因此,时常有许多人慕名不远千里前来向他求画。同时,他也极具慧眼,热爱和欣赏人才。
于是,在一次他与濒临贫困潦倒的斯特里克兰德意外相遇时,便一眼认定他会是百年难遇的绘画界奇才,在绘画上拥有极高的天赋。
尽管当前眼下有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他依旧笃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为此,他甘愿忍受斯特里克兰德的任何挖苦、嘲讽、讥诮,始终一如既往地包容、谅解和接纳他的坏脾气和坏秉性。
不仅如此,他还热心的自发的为这个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家伙推销画作,还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计前嫌,慷慨解囊及时借钱给他渡过难关。
一次,一向秉持着温文尔雅的脾性的斯特罗伊夫,终于被斯特里克兰德给激怒了。
他决心气气斯特里克兰德,一连不理睬斯特里克兰德好几天,但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又后悔了,为自己见不着他感到懊丧,恼火,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对待他。
即便道理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可自己也始终是放心不下他,觉得有愧于他。
突然,他意外地听说斯特里克兰德生病了,且是重病在床,这下子他心里就更加不安了,对斯特里克兰德的愧疚感更深了。
于是,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擅作主张地把斯特里克兰德搬回到自己的家中,日日夜夜精心照料看护,直到对方痊愈为止。
但他所作的一切并未得到如同怪人似的斯特里克兰德的感激,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嘲讽戏弄于他,可他却一点儿也不在乎。
然而,当斯特里克兰德痊愈后却反客为主。不但蛮横不讲理地数落了斯特罗伊夫,甚至还抢占了他的个人画室,把他狠狠地赶出家门,而且还把他的爱妻布兰奇拐到手,占为己有。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斯特罗伊夫虽然内心十分恼火,痛苦万分,但占据绝对伦理道德优势地位的他,依旧最先考虑的是别人的感受而非自己。
于是,他宁愿选择自己净身出户来成全对方,也不忍心赶走斯特里克兰德和原先的爱妻布兰奇。
这近乎变态扭曲人性的善良和好心肠,让我时常读来难以遏制地想要爆粗,替他感到愤愤不平,感到无尽的憋屈和难受。
这哪里是出于助人为乐的优良品格呀,这显然就是在助纣为虐,助长了不良人的威风和得寸进尺的厚脸皮。没有底线的一味退让,一味迎合,一味奉承,都是在害人害己。
当别人欺骗他,欺负他,戏弄他,嘲讽、讥诮他时,他尽管内心也许已然腾起了一股熊熊烈火,可他依旧不敢将其表露在外,告诉别人你们的行为行径令我很不满,你们伤害到我了,而是作践般地堆聚起盈盈笑脸去问打他的人,骂他的人,欺压他的人,有没有彻底的尽兴。
如果没有,他反倒还不高兴了。
看着自己的妻子被人恩将仇报地拐跑了之后,也仍旧不吭声,不敢拼尽全力声讨。
他一直在压抑自己,一直在在乎他人的目光,在乎他人的感受,而不爱惜和尊重自己。
他只好躲在角落里为自己的不公遭遇自艾自怜,却依然不肯有丁点儿向世人公开斯特里克兰德他们的滔天罪行。
他为了一切成全别人,已近乎无底线地作践蹂躏自己。
在某种程度上,他会有这样的遭遇,也是由于他过于胆小怕事的性格,才导致了后面接踵发生的悲剧。
你如果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沙包,那就不要怪别人不停地击打你。
因为,你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甘愿挨打的角色,所以,你只能默默地承受别人对你的恶语相向拳打脚踢,而无法反抗,对其还以反击。
这又何尝不是咎由自取的结果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0119919/65fa924b3b7e3ce4.jpg)
03
不懂得尊重和爱惜自己的人,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惜别人的可能的。
他们所有彰显在外的温文尔雅、淡雅如菊、温和可人、不争不抢的脾气和秉性,都是刻意制造出来的虚伪面具,并非他们的真实面孔。
如果,你甘愿在人群面前放低自己的身段和姿态,丧失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将一切的标准都定于他人是否因你而得到满足,却不关注自我是否同样获得快乐的基础上,让自己尽可能的卑微低贱,让自己成为任人使唤,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你放弃了与人同等对视的权力,便不可怪别人对你不够重视,不把你放在眼里。
因为,你既然可以为了迎合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拉低自己的底线和应该恪守维护的自我原则,那也间接地在向他们表示,你可以被他们随意践踏而不必负任何责任。
所以,你若不尊重自己,便只好收获他人对你得寸进尺的惩罚。
因此,别抱怨,是这样子的你硬生生地把周围人给惯坏了,才养成了他们总是下意识地欺负你的坏毛病。
04
最近,在一场关于“为什么,我们不喜欢‘过度友好’”的TED演讲中,他们说,相比之下,不那么友好反而可能更讨人喜欢。
“那些过度友好的人的问题,最终可以追溯到让人同情的羞怯上。
他们只不过是因为缺少了自信而内疚罢了,在自己过去成功经验地指导下,去让他人感到愉快。
过度友好人的失败告诉我们,想成功地取悦他人,我们就必须首先接受风险,我们很可能会因为自己坦诚的表达而得罪他们。”
所以,当你发现靠自己的无限退让可以帮助你减少与别人相处之间的过多摩擦时,你为了让别人舒服,你为了避免一些你不想面对的尴尬,慢慢地你就习惯了一再退让,退至无可再退,只剩下渺小的卑微。
你以为自己的退让会使这段感情更加饱满,会让这段关系得以维护得更加长久,你以为这便是与人相处的最好方式。
你为了让别人交际得更舒坦,甚至认为自己遭点罪都是理所应当,可熟不知这仅仅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臆测和遐想,仅仅出于你过于自卑的胡思乱想。
其实,这样的行为一点都不伟大,一点都不觉得有多美好。
或许,这样子的你——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没有脾气,问啥都说好的你,在别人眼里也许只是一个无知的附庸者,根本不值一提。
“预先想好,就算最后没有取悦到对方,也没有关系。这也许才是适当且自信地吸引他人与你交好的最佳心理状态。
你必须先要让自己的内心接受交友失败的风险,才有可能真正的交到朋友。”
靠一味地退让,缩略自我,只会给你自己迎来越来越多的恶棍,而并非是你想象中的你对我好,我加倍奉还的理想景象。
所以,醒醒吧,你的卑微,不值一提。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