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陌生人,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不认识、生疏、欺骗、危险,抑或是些许的温暖?若非社交型人才,第一感觉多少会有些抵触吧。陌生人,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非舒适区。然而我们也会有一些瞬间,被那些陌生人的语言、行为甚至是故事所温暖。因为来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所以显得更加弥足珍贵,更加感动人心,世界还是充满着爱的。
想到不久前看到的一个视频,一个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挪着板凳一小步一小步地在交通繁忙路段“蹭”着过马路,老人口里不时地发出粗重的喘气声,额头上不断地冒着汗。
由于速度过慢,几次红绿灯循环后,几十米宽的马路老人才走了一小半,等着过马路的司机们纷纷按起了急促的喇叭(我希望有人可以帮老人一把,也担心老人被疾行的车流撞到),前几名路过的行人或是匆匆越过,或是犹豫观望后继续前行。
直到镜头中出现了两名高大的外国男子,他们简单交流几句后,就快步走向老人,中英夹杂连比带画地表达了帮助老人的愿望,他们两个一人帮助老人拎东西,另一人在车辆驶向的方向紧紧搀扶着老人,他们不顾鸣笛声不断的车辆,并不时做出让司机们暂缓通行的动作,老人不断地说着“谢谢,谢谢!”
老人在外国友人的协助下,终于安全通过了那条于常人而言并不宽阔的马路。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两人不约而同决定送老人回家,陪着老人继续缓缓前行,在遇到通行障碍时,那个一直搀扶着老人的大个子男人,出乎意料地给老人来了一个“公主抱”,将故事推向高潮。
视频戛然而止,然而关于这一事件的讨论才刚开始,据说这是某卫视策划的一档节目,旨在测试国人的素质。也许是因为“彭宇”案和其他类似让好人心寒的前车之鉴,大家在做善事、帮助弱者之前会多一些权衡与顾虑,但欣慰的是,老人最终得到了超乎期望的温暖——尽管这种温暖是来自国外友人。
也许有人会借此机会宣扬国人之冷漠与不近人情,但我相信,与老人一样,大多数人会因看到老人得到了帮助而欣慰,被全然陌生国外朋友的行为所感动,就如同我,在看到老人的手臂被搀起的那一刻,提了很久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如释重负。
我自己也有过被陌生人所温暖的经历,就如雨中送伞那般暖心。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一个人提着家里新榨的芝麻油、花生等乡下特产,去看望一位远房叔叔,他在爸爸挨打受伤理赔上帮了不小的忙。
作为一个只去过叔叔家一次的记忆不稳定的“路痴”,我绕了两圈后终于发现自己貌似进错了小区,因为这个4号楼(还是保安亲自送我到了大楼门口,记得楼号和门牌号)的位置不是在小区入口附近。
只得退回路口再问小区保安,得知这个楼盘分成四个区域,现在我待的是D区,旁边不远处是C区,A区在另一头,就比较远。打电话问爸妈,他们也记不真切,说可能是C区,我也不好意思与叔叔确认。
于是一路摸索着问人,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终于到了C区,此时我已经近乎精疲力尽,晚上视线不好,还拎着四十多斤的东西,尽管常吹嘘自己力气不小,还是快坚持不住了。
在C区绕了一圈后,我绝望地发现,地方还是不对!我要抓狂了,在黑暗中伴着冬天的寒风,眼泪真的就那样留下来,止不住擦不干,很是无助。此时接到叔叔打来的电话,问我怎么还没到(提前告诉他我要过来了),我忍住哭腔,装作平静的口气说自己就要到小区门口了,问是不是在A区3号门504。好在得到的是肯定回答,二选一,蒙对了!
难题是:我在拎着重物绕了半个多小时,连错两次后,已是身心俱疲,走不动也不想再走了。硬着头皮又去问保安(换了一个门)A区怎么走,保安室里有三个人在聊天,看着最年轻的那个热情而专业的回答了我,先走多少米再向哪个方向拐,然后再走多少米都出来了,他看我仍是一脸懵逼,又看了看我手里拎的那一堆东西,拿了钥匙就出了门。等待期间,听另两位保安说,算你运气好,我们班长今天过来巡查,就被你碰上了!
再后来,他取了自己的电动车,走到我眼前,接过我手中的油和花生,放到了电动车的前面,我一脸感激地对他说了好几声谢谢,如果你也曾经历过这种时刻,就会知道,那个时候对我来说,说这是雪中送炭都不为过。他将我和我的东西一直送到了4号楼下的电梯口,然后才离去,直到叔叔家门口,我才想起都忘记问他姓什么了,只觉得他走向我时身影特别高大,接过东西时的手特别温暖。
一直觉得乐于助人与锄强扶弱一样,是人的本能愿望,就像老子说的那样“人之初,性本善”,天性善良的人又怎么会不愿意给人帮助与温暖呢?
记得曾在一本记不清名字的书摘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字:圣诞节那天,一个饥寒交迫的小男孩敲开了一所漂亮大房子的门,他想要讨一杯水喝,年轻漂亮的女主人看到他后,给他端来了一大杯热气腾腾的牛奶,他接过这杯充满着温度的牛奶,用冰冷的双手捧着他,缓缓喝得一干二净,将杯子还给女主人时,他问了她的名字,低声重复一遍后就离开了,拒绝了进门暖一暖的邀请。大约四十年后,这位善良的女主人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当地医生束手无策,于是从远方请来了一位该领域权威专家来会诊,这位专家在看到病人的名字和长相后愣住了,后面在专家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病人终于好了,醒来后她仍很忐忑,因为手术费一定很贵,她付不起,结果她看到的是病床前的一张纸条,“医药费已用一杯牛奶付清”。
这是一个很感人的小故事,女主人年轻时播种下的善在她年老患病时回馈给了她。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接受过陌生人也温暖,也用心帮助过陌生人,那些温暖与善良不断传递,就算不会像上面的故事中那样直接传递回来,也可能在转了N个圈再回来,所以就有了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吧。
就像畅销书作家辉姑娘在《这世界偷偷爱着你》中提到的,“所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悄然改变着那些看似惨淡混沌的人生”。正在阅读的你,有没有被陌生人温暖的瞬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