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246815/5d14e4b2d60af044.jpg)
人格化是新媒体的通行证,创造用户价值是新媒体人的墓志铭。
1
入简书不久,有幸参加了《简宝玉读书挑战》和无戒老师的《90天训练营》,想不到酷爱小说的我,准备读的第一本书,竟然是这本《文案觉醒》。
其实理由也蛮简单,我觉得,在进入一个世界之前,要先学会这个世界生存下去的方法论,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少碰一些钉子。
这大概也是上了年纪的一种表现。
作者朱家安,传统创意广告文案出身,曾先后就职国际4A广告公司任资深文案和本土4A上市传播公司任内容总监,“文案圈”平台的缔造者,坐拥数百万阅读量的大咖。
作者在前言里,明确了要写一本从创作者角度出发的作品,全书分为三篇,第一篇:讲清楚什么是新媒体人和它存在的价值感,第二篇:介绍内容创作的核心方法 ,第三篇:深讨新媒体人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而今日的感悟,全来自第一篇章的阅读。
2
与无戒老师今日更新的自媒体课程基调不同,《文案觉醒》的开篇,讲述的是一群深陷迷雾森林里的,找不到出路的创作者们。
中国的互联网,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基础设施搭建后,已经进入了内容创新的阶段,而自媒体的高回报和低门槛,吸引了大批传统媒体行业的网络推手和营销精英,他们凭借非常高的综合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很快就在这股新浪潮中独占鳌头。如“毒舌电影”的何君,其实早先是《东方早报》娱乐部的副主任,而大神“咪蒙”,也是科班出身的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
暗谙内容创作和大众传媒的媒体人和市场人,带动着整个新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定义了行业的一个不成文的标准,那就是流量为王,一切都拿流量说话。
首先,我觉得这个标准无可厚非。但在这个前提下,很多刚刚从传统媒体准备转型的老员工、刚刚从传统文学里走入自媒体的作者、刚刚怀揣着梦想进入文学世界的新人,却在“只有创造流量,才是有价值文案”的森林里,逐渐迷失了自我。
这种迷失,让我们忘记了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也最强大的,文字的力量。
3
摘选两个新媒体小编的采访:
梗倾娈:“做新媒体编辑以来,最让我开心的事是被人夸是用脑子吃饭的人,因为我太喜欢编故事了。自己一个人运营公司的公众号,自由度挺大的,除了头条必须是广告之外,次条我还能发些自己的感兴趣的东西。但是新媒体编辑与我心中的文案人真的相差甚远,有时候也会迷茫。”
Sophie:“我做了半年的自由撰稿的新媒体内容编辑,现在回归4A公司做广告文案。心情和大家大同小异。我喜爱传统4A公司文案的那种态度、体面和讲究。带着尊严,向社会输出一些有能量的东西,应该是一个文案可以守住的底线。”
是的,在被KPI绑架,被阅读量束缚,被点赞数和打赏数捆绑的小编们看来,文案的底线,正在受到侵蚀。这是一种施加于对热爱文学上的冷暴力,而看似处于下风的道理是,新媒体,还是人媒体,我们不可能抛去人与人最基本的价值观来做好文章,好的文案应该是一场人与人链接的对话,而非单纯把信息和理论灌输在人的脑子里,好的文案更不是急功近利的典型代表,而应该是让人们生生不息的力量。
4
我怀念的,是那些带来心灵愉悦的文字。像在备战高考时,读着《致橡树》中“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时的向往,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只有更好自己,才能让青春萌动的心,在层层压力下,不会陷入焦虑,依旧悄悄的生长。
我怀念的,是那些给人带来的生活勇气的文字。记得在探望重病的朋友时,他递给我的一本《滚蛋吧,肿瘤君》,我还笑他自己给自己灌鸡汤,这是自我麻醉吗?“并没有啊,”他笑了笑说,眼神明亮,“看了它,反而让我能更清醒的活着了,不会再逃避什么。”
我怀念的,是那些给经典著作带来传承的工作者,直到昨天,我在无戒第三期训练营中听到了子风藤大哥的事迹,他跟一群小伙伴重读经典文学,从感悟、续写、新编等角度,层层递进,深挖经典,我很敬佩他们,我理解这是一种对于经典著作的保护,对于即将埋在岁月的长河里,只能在课本上被懵懂少年背诵的文学的保护,伟大,而不平凡。
我怀念的,正是这些把文字化为有型的力量,像发人深省的拳头打入人们的心中,像随处可见的槐树花,芬芳着人们的向往和理想。
5
所以,我在文首引用了朱家安老师在书中,一定要让读者记住的一句话,希望能写出深入人心的有力量的文字,穿过迷雾森林,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不忘初心。
与诸君共勉,2018年6月11日,晚18点。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文案觉醒》01
无戒九十天训练营第1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