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免疫力,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有本书《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写到,和我们朝夕相处病原体的数量是万亿级的,每20到30分钟它们就会繁殖出新的一代,这些病原体一旦进入快速流动的血液,从头流到脚只需要几秒钟,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全身就会布满它们的身影。
病原体如此猖獗,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各种大流行、大爆发之后,至今还能好好的活在地球上呢?李兰娟院士给出过一个最好的答案:免疫系统是生物进化的宝贵遗产。如果没有这支免疫部队,“一粒灰尘”都足以致命,而一旦拥有这支强大的免疫部队,我们的健康城堡就会变得坚不可摧。
因此,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甚至全人类、整个生物界而言,只有确保自身免疫在线,才能让生命生生不息。
如果我们认为免疫系统只是用来防御病原体的,可真就小瞧了它。
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很多学者专家,比如钟南山院士、张文宏教授反复提到:我们要重视自身免疫力,因为免疫力才是最好的“医生”,才是最有效的药物。免疫力作为最伟大的医生,可以为人体抵御一些什么疾病呢?
这个问题,早有免疫学家给了答复:世上只有一种疾病,就是免疫力差,因为人类90%以上的疾病,都是免疫力的问题,一个人生不生病,能否健康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免疫力是否完善。先从我们身上的一些所谓“小毛病”开始说起,例如,我们嘴角起疱,有人说是“上火”了,其实是疱疹病毒趁着免疫力下降出来捣乱的结果;青少年时期不断乱冒的青春痘、痤疮也与免疫失衡有关,研究表明,免疫失衡是造成痤疮皮损由轻到重、逐渐发展的重要机制;就连我们熟知的骨质疏松,也不仅仅是因为缺钙引起的,也有免疫失衡的因素;还有感冒、感染、三高,甚至癌症等,免疫力无不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在这个地球上唯一可以与疾病做永久抗衡的,只有免疫力。当免疫力足够强大时,疾病不敢贸然侵犯;当免疫力无力还击时,身体就会被疾病占领甚至被消灭。
为啥免疫力是我们必须全力维护的“保护神”。假如,有一个地方总有苍蝇,我们就会用杀虫剂消灭它们。可是苍蝇是死后,又来了蚊子、蟑螂、老鼠,我们消灭一波儿又来一波儿,永无止境。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要认真思考下,为什么这些不受欢迎的害虫,总会选择来到这里聚会,而不是去其他地方呢?噢!原来这地方有个大垃圾堆。于是我们把垃圾清理干净了,这样害虫就再也不会来了。这个问题真正的症结不是害虫,而是垃圾;最好的方法不是各种杀虫剂,而是从整体环境着手,清理垃圾。
同样的,人体每天也会产生很多“垃圾”,衰老、残缺的细胞,变异的肿瘤细胞,外来的各种病原体、毒素等,如果我们不及时消灭它们,身体健康就会亮起红灯。身体主人的我们,当疾病来临,首要任务就是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让免疫系统,将这些身体里的垃圾清理干净了,而不是试图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将疾病赶走。正如李兰娟院士所说的“任何药物都无法取代人体与生俱来、兼顾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唯有最优化自身免疫力,才能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免疫力既然这么重要,我们怎么做才能把免疫大军建设成过硬的国防大军呢?不用我们一掷千金,也不用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因为,免疫力是吃出来的。
我们从补给方面了解一下免疫的三层防御系统。皮肤和黏膜是免疫力构筑的第一道防线,以一己之力抵千军万马,但我们的免疫力每分每秒都在受到外部病毒的攻击,大军的耗损比较大,所以皮肤和黏膜细胞需要不断地补充粮草,随时随地进入战斗;免疫的第二道防线通常是白细胞的主战场,将入侵的外敌、体内叛变的细胞直接吞噬、溶解掉,但这种“杀敌一千自毁八百”的作战方法损失惨重,白细胞军团需要不断地补充兵源;免疫的第三道防线是淋巴细胞为主的精锐部队,它们既有抗体这种超级武器,又有极强的精准作战能力,只要到达前线,敌人基本灰飞烟灭,但这支部队有些“烧钱”,需要极其庞大数量的武器以及源源不断的士兵。
“双方交战、兵强马壮者胜”,我们每天补充足够营养,就是为免疫战斗前线补给足够军粮,不能含糊。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以及怎样才能给免疫前线补给呢?有没有什么秘诀?一句话:“日复一日、每时每刻”。确实没有所谓的“关键期”,道理很简单,因你的免疫军团时刻应对战斗,我们必须时刻为前线供给粮草。
人的一生中,免疫力可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动态过程。我们都知道老年人免疫力低,但你知道吗,免疫力在30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下降了,学术上叫做免疫衰老;其次,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会加速免疫衰老,比如,青少年的免疫力本应生机勃勃,但由于学业重、睡眠少、运动少,再加上生长发育快、容易出现营养缺口;
另外,科学家发现,因为受到生物钟的影响,即便在同一天,免疫力也是有变化的,比如夜间,免疫大军开启休整模式,相对于白天的酣战,免疫力会骤然下降,这也是为什么经常熬夜的人,会最后为健康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呀,调整免疫力的秘诀就是“长期主义”,免疫力大军的兵力几何、实力几何,值得我们投入高倍度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