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山存文库
累死累活,要不要邀功?如何邀功?—《菜根谭》前集二十八

累死累活,要不要邀功?如何邀功?—《菜根谭》前集二十八

作者: 搂着锤子的老妖 | 来源:发表于2022-01-30 22:04 被阅读0次

    前言:嚼菜根是个苦差,咬着硬吃的苦,还会塞牙缝。我们试一下与时俱进,打粉制胶囊、菜根涮火锅、泡酒、或许别有一番风味。

                                                  前集二十八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本义:人生在世不必刻意去争取功劳,只要没有过错就算功劳;帮助别人不必希望对方感恩戴德,只要对方不怨恨就算是积德了。

    我老婆车技不好,开高速,如果车多或短时间内要进出匝道,便是我开。车少,笔直的四车道直奔一两小时,便让她上手。这个时候我要求的就是她“无功便是过”。因为无需她考虑太多变道、超车、注意前后路况等,只需把好方向盘,定速巡航即可。

    也就是说,这个“无过便是功”,在特定的情景适用。如果前面是一个悬崖,后面是一车辆紧路着,这个时候你总得的有点动作,刹车、变道或是转向,或许这些动作会导致后车追尾可以自己翻车。但些“过”是难免的,但有一定的机率活命,把着方向一动不动就是死路,这时无功是大过。类似一个人或企业的一些处境,保持现状是等死,搞创新开新赛道虽是九死一生,起码还有一生,这种情况求无过就是最大的过。

    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境是这样,错九次,才能成功一次,这些过你要不要去犯?

    一、处事与处世

    “处世”而非“处事”,“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这句话不是不求上进、不知进取、平庸无为的借口。

    处世是大多跟人打交道。跟人打交道不需要创新,人处世的这一辈子,面对“人性”的这个情境是不会变的,不可能什么时候跳出个外星人或以你需要恶语相向他才开心的人。处世上你只要把着方向盘不动就行了,不出错,就是功。

    做事不同,得不停地试错去总结。路有千万条,罗马只有一个,不可能每个交叉你都能蒙对。平时开车即使开着导航都可能错过下高速的口,人生哪有不犯错。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就常奉信“无过便是功”,孩子做错一道路就横眉瞪眼,破口大骂。在此我并不是让父母鼓励孩子犯错,而是要宽容孩子犯错。让孩子知道孩子犯错是不好的,更要记他知道犯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也是可以原谅的,是正常的。纠错的目的是让人不要再同一个地方被绊倒,更主要的是能鼓励其能勇敢的站起来继续走下去。如果拿“无过便是功”去衡量,最好的做法是趴在地上不要再动。只要不再继续走下去了,肯定不会再摔倒。直接给答案没用,有些亏迟早要吃,坑只的踩过才知道。

    处事上奉信“无过便是功”只能制造平庸。

    不必邀功只是个理想状态。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刚出生的孩子都知道“邀功”,这是人的本能。我在公司做了什么事,做了多少事,付出了多少辛苦,难道不应该让领导知道?企业生产出了产品不应该搞搞促销做做宣传?好洒不怕巷子深,如果都是好酒,巷子浅的肯定卖得好些。黄婆卖瓜还要自卖自夸呢。

    二、邀功不一定是为了让“感德”,更多是为了“无怨”。

    向别人示好不仅用于表达你的善意,更可能为了表露你“没有恶意”。你可以不必讨好谁去告诉他“你想对他好”,但你得一定得让别人知道你“不会对他坏”。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这两句话有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就是如果不“邀功”,就会“有怨”,该怎么办?

    假设“邀功”的对象是你的老板,但是你不知道他这个功过的“及格线”在哪个位置。可能你觉得他的“及格线是”50分,你把今天事按计划完成就行。可老板心里“及格线”是70分,你得加班把项目更推进一步,或者就单纯让你别那么早下班,以免影其它加班人员的士气。那你到底到不要做这个“邀功”式的加班给老板看?

    如果把“我做了多少事、应该得到奖赏”当做邀功,那么“我做了多少事,不应该得到惩罚”这个算不算邀功?有人会说不算,只能算是“除疵”。问题在于“邀功”和“除疵”在没有标准线的情况下,为了“无怨”,皆不得不去邀功。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看似是最低要求,实则是最高标准,这个功你不邀也得邀。

    三、邀功是游戏规则的必然产物

    有一条不长的海滩线,游人众多,老王和老李在这条海岸线上卖冰淇淋。如果把海滩线平分成6段计算,按理论来说,老五和老李分别在2和5那两个点上,是最优组合,他们可以平均分别辐射到所有的顾客,而且游人不管在哪儿点,都能经最短的路线买到冰淇淋。

    有一天,老王想多卖点钱,应该怎么办?

    站在“处事”的角度,他们公平、正确的“邀功”方式应该是提高冰淇淋的口味,提高服务质量。但是这个方法投入成本高,见效慢。

    在“处世”上的邀功之法就相对简单,只要往海岩线中间移动一点就行了,这样可以在不丢失之前阵地的情况下,能更多的抢夺老李的顾客资源,让自己销量增长。可是,如果老李摊位往中间移了一点,老王看到了,肯定也不甘示弱,也往中间移。最后就是两个人都把摊摆在了海滩的最中间的位置。

    常说的“内卷”就这么形成了。

    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式的“邀功”,能增加整个群体的受益价值,形成良性竞争。

    “处世”式的邀功徒增内耗,让顾客多走更长的路,变相提高产品成本。这类型的邀功争夺别人资源,有损他人利益,还不易得逞。别人一样可以这么做。最主要的是,还不能创造价值。

    职场中,领导多是“半瞎”,不能奢求所有领导都是伯乐,他们很难对每一个员工都能做到“平均对待”。按这个理论,应该邀功,告诉领导你做了什么事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能力、树立榜样,更可以发扬奖罚分明的企业文化。如果你干了10分的事,领导只看到5分。这个时候你向领导邀功,让领导看到了你的另外一些他之前看不到的功绩,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实际没有用,就像上面卖冰淇淋例子一样,你移一点,别人也会挪一步,大家都会向领导邀功。最终,所有人在领导眼中功绩大小排序还是初始样,但都得多付出不少时间精力。这些所付出的资源终是无用功,甚至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邀功上,形成恶性竞争,忽略“完善产品”本身之正途。忘了卖冰淇淋首先应该把冰淇淋做的更可口;忘记了孩子学习的重中之重应该放在校内课堂而非课外培训;忘记了工作是完美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好大喜功、邀功希宠……

    理想的状态是大家都不邀功,你干8分活,他干10分事。领导“半瞎”,你们在领导眼里就是4分活和5分事,功绩排序不会变,第一名还是第一名,垫底的还是垫底。

    但是,“不邀功“现实中只是个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状态。世界不是平均态的,如果把对领导的邀功比喻成拿凳子把自己垫高一点,能让领导看得到。虽说后面每个人都会去搬个凳子,可是每个人搬来的凳子的不是平均的,高红有绿、有高有矮,形成了“即使每个人都去搬凳子邀功,也并非无利可图”的共识,内卷就成了不可避免之事。

    在学校别的孩子都报了培训班,你能高枕无忧?大学学位就只有那么多,多一个人排在前面,你的孩子就少一次机会?哪个明星演唱会门票别人凌晨3点就去排队了,你想睡个通天觉能买到票?做一样事情的同事都向领导总结汇报,你还能不让领导了解一下你的工作进度?

    四、如何邀功

    处世上的“邀功”就像比赛由“违反规则”式的由一条战线提升到了两条战线,事更多活更累,但最后获胜者的奖金不变。

    有产品的竞争升级就产品加营销的竞争。第一个“邀功”之人就是那个“违反规则”的罪魁祸首。但是我们不能去怪这个人,造成这些困境的常常不是参与游戏的人,而是规则。

    我们常说对事不对人,碰到问题却都容易盯着那个人,当你“对人”的时候,规则在那偷笑,你跳进了他设置的陷阱。

    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人研究如何适应规则,有人研究如何违反规则——高手研究怎么改变规则。

    美国烟草有这么一段历史,1960年代的时候,烟草市场饱和,吸烟人就这么多,几家烟草公司,你多卖,他就少卖。就像“零各博弈”,各烟草公司不得不花越来越多的钱做广告,总投入越来越大,可总市场只有这么大,这是个困局。同时,政府规定,每播出香烟广告,就必须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公益广告。这样一来,烟草业的境况就更糟糕了:钱花得越多,公众越反而越了解吸烟有害健康。

    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一条法律,直接禁止了烟草公司做电视广告。实情是,这条法案是烟草公司自己运作出来的。公众不知道,甚至很多议员都不知道。

    结果是:一年内,烟草公司利润提高了30%。

    ——他们改变了规则。

    通过一个强制规则停止恶性竞争,大家的境遇都会变好。奥数成绩不能加分了,所有人负担都能减轻,真正数学爱好沉重也得能到一个更纯净环境。我们国家现在对教培行业的禁令,就是像当年美国禁止烟草公司做广告一样,而且这个“利润提高30%”的好处是利国利民的。

    这些都是高级的游戏,涉及企业、国家层面。势单力薄的人个如何也没能力去改变规则。竞价排名、给医生送红包、让孩子上课外班这些“邀功”的困境,做为个体,除了被卷入其中,能用的手段几乎没有。

    但是,不能因为改变不了规则我们就不研究规则。要看得懂规则,能站在高处审视各方立场,寻找改变的可能性。

    即使改变不了,那也多了一个观察世界的视角,但是千万不要当那个破坏规则的人。

    功,应该要邀,但是不能一个邀、不能第一个搬凳子、不当内卷第一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累死累活,要不要邀功?如何邀功?—《菜根谭》前集二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qc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