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追《都挺好》,好看,一直停不下来,
在最新的剧情中,姚晨扮演苏明玉被自己的亲二哥苏明成痛打,
二嫂和父亲相继来探望,却只顾为明成求情,
明玉心灰意冷,最终在暖心男神石天东的建议下,选择让明成当面读忏悔书,直呼解气。
不出意料,剧中倪大红扮演的苏家爸爸成了网友抨击的对象,
同时,大家都在同情明玉的遭遇,更有人说,一切都是苏家妈妈造成的,
如果不是她对重儿轻女,一切都不会发生。
所有的矛头,最终指向了原生家庭,这本来是个冷门的社会学术语,近些年被频繁提起,成了不少人解释自己成年后过得不如意的根源因素。
原生家庭是指生活于父母的家庭,儿女还未组成新生家庭,儿女处于成长期,父母的行为会对其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
中国社会几十年来的巨变,父母和子女成长的环境会有天壤之别,造成了观念、行为上的巨大冲突,为十几年后的矛盾埋下了根源。
比如剧中苏母对待明玉的态度,典型的重男轻女,加上超生受罚的不满情绪都发泄到明玉身上,这样的行为对三个孩子和自己的丈夫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她强势的性格,也影响了明玉,最终形成了相爱相杀的家庭格局。
为了达到某种稳定,每个家庭都形成了自己的平衡,
只要没有人试图脱离家庭,所有人都遵守家庭规矩,这种平衡就能维持。
在电视剧中,苏家妈妈用自己的强势来维持着家庭的平衡,
这种平衡的代价就是牺牲了明玉的生存资源。
和妈妈一样强势的明玉最终选择了脱离家庭。这个平衡,一直维持到了苏母去世的时候,
对苏家真正考验,这时候才刚刚开始。
关于原生家庭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一直被激烈的争议着,
一方面是因为原生家庭理论而倍加嫌弃自己的家人,导致亲情更加冷淡。
而另一面,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之类的言论针锋相对。
其实原生家庭的理论之所以被提出,是为了让我们解决问题,过好现在的生活,那些把自己人生失意归咎于原生家庭,然后理直气壮的烂下去,我只能说这是loser的行径。
而当我们勇敢正视原生家庭的影响,并且积极调整心态,
信心满满对待以后的人生,那也就没有什么原生家庭问题了。
《都挺好》的几个主演,姚晨,李念年纪轻轻便出名,倪大红大器晚成,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各不相同,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演艺人生。


姚晨是福建人,生于泉州,长在南平,
爸妈都是普通的职工,父亲是一名列车乘务员。
她少小离家,14岁就去北京学跳舞,后来上北影学表演,
这让姚晨变得更加坚韧、独立,
这一点,从她微博上的犀利发声就能看出来。

倪大红是哈尔滨人,父母都是话剧团演员,
受父母的熏陶,他很热爱表演,
但他父母一直不鼓励儿子当演员,
原因是他没有一张当时流行的演员脸,
父母要他学个一技之长,“哪怕做个电工、木匠。”
他一心想做演员,曾去长春考点报考上戏,因为长相问题初试就被刷了下来,
考了好几次,终于进了中央戏剧学院,成为朱彤、张光北、何政军、张山、林波等人的同学。
即便这样,因为长相的问题,他从来没有出演过主角,

直到47岁,他演了司马懿,一炮而红,
也许是长在文革年代的缘故,他演的角色都带有压抑,隐忍的性格基调,呈现的很立体。

李念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虽然她自己不这么认为。
父亲是一家重工业公司的董事长,母亲是文化局的工作人员。
但她从小并非过着那种千金富足的生活。
李念自述:“从小母亲对自己的管教特别严格,从不娇惯。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被母亲调教得规行矩步。”

相比于同龄人,李念是幸运的。
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支持下,
她在北京四环外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套房。
现在看来,她在成名之前,就已经是人生赢家了。
不管怎样,我们没办法更改我们的原生家庭,
但我们能给子女创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
这是对未来最好的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