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中共社会组织管理局机关党委办公室陈书记来协会支部指导工作。
我向他汇报了这一段时间以来我的思想变化。
今年五月底、六月初,我和深圳市书店行业协会党支部一起赴西柏坡学习,参加优秀党建读物展览。
这次参观学习,有几个方面的体会:
我们一行是在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汇合,租了一辆车自驾,没有住宾馆酒店,住村民经营的民宿,一路下来,感觉到当地民风十分淳朴,包括在景区,接触到的人们都是非常热情、善良的,对比在其他地方的旅游经历反差特别大,使得我脑海里反复出现“遇山则厚,遇水则滑”几个字,这几个字是三十多年前,我上高中时和同学暑假去湖南汨罗高家坊游玩,在大山中口渴求水经历的体会,那时就领悟到中国的传统民风真的是很好的。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看着前厅正中浓缩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浮雕,突然发现,“宣传”这个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武器,这么就没有以前那么灵了呢?以前的宣传工具简陋,以前的宣传形式落后,以前的宣传手段单一,但是以前的宣传效果好啊!为什么现在的宣传工作,无论是经费还是工具、设备、手段、方法等和以前比发生很大变化,但宣传的效果却不行了呢?
在中共中央旧址参观时,遇到几个年轻的游客,他们在参观时感叹当年中共中央的办公生活条件真艰苦,但我却不是这样认为,将那个时期特定的环境的工作生活条件和现在相比是不科学的,应该对比当时当地的条件。当年离开延安选择西柏坡作为临时根据地,中共中央是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的,除了地理位置重要,当地物产丰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党的群众基础好,栗战书同志祖辈等老同志在当地开展了多年工作,当地群众对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和期盼,当时中共中央的工作、生活条件已经是当时当地最好的条件了,是当地老百姓发自肺腑自愿将自己住的最好的房子提供给党中央用的。
在参观优秀党建读物展览时,虽然图书品种让我们一行开了眼界,但是发现这一些作品中,偏理论的较多,能够被大家容易接受的,浅显易懂的几乎没有。曾得到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反馈,现在组织党员学习,很难找到接地气的书。在和一个社区的第一书记交流时,他也反映基层党建工作不容易。我们的宣传喜欢突出高大上,但这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较远,老百姓更愿意接受身边人的潜移默化,但是“仆人眼里无英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平面设计大师、多次获得图书装帧设计大奖的韩湛宁老师主持了“山川上的中国”系列讲座,我有幸听了几场,王鲁湘讲周敦颐与《爱莲说》、杨鹏讲庄子与《道德经》、李大华讲“藏山于泽 —— 庄子的财富观”、韩望喜讲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等,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浅薄的可以,以前读少了书,也读错了一些书。
在这中间我还穿插阅读了许石林的《桃花扇底看前朝》,翻阅了其他几本如《清风明月旧襟怀》、《文字是药做的》、《幸福的福、幸福的幸》,对中国传统和中国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这一段话‘其实,制度再严密,人没有廉耻之心,都会钻制度的空子,慢慢将空子扯成豁口,最终致使制度崩溃。’我对以德治国有了全新的认识。
前几天我还参加了中共市社会组织党委组织的发展对象专项培训班学习。这个时候,我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就不同了,我现在开始学习从原来的二元视角重新审视一切,思考一切。
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单位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大家认可。支部书记找我谈话,推荐我入党,被我拒绝,因为我觉得单位的一些党员表现不好,此时要我入党,与他们为伍,是拉低了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经历,现在我认识产生变化,人无完人,要思考如何求大同、存小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如何走出自我的泥沼。
图书是文化的载体,是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用好互联网,图书有更美好的多彩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