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晚上,笠泽书院举办每月一次的读书会活动,本次主题“写好一座城”。自愿参加,以接龙形式报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d7d924bf54215899.jpg)
近几年,作协和文学社活动少,每月一次的读书会成了文友们见面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当然不放过,出发之前,我还自带袋子,扬言“搬书回家”。是的,要搬书,作协寄出的各种书籍不知什么原因老是收不到。问过作协小刘,也修改过联系地址,还电话当地的邮递员,好像两边都没问题,却又说不清楚。
好吧,我自己去拿书。
去得早了,会议还没开始,书倒是装了一袋,包括一湖的《月徘徊》以及蔷薇借给姐妹们传阅的《上海饭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5569db10f202dc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c16bef517e63a3c9.jpg)
我特意拿了一本《垂虹桥志》。为一座桥立志,不多见,大概除了赵州桥便是垂虹桥了。外地朋友大概不知道垂虹桥,它是北宋以来的网红桥,名人争相一睹为快,以在垂虹桥畔吟诗作画为雅事,乐事。
不吹牛,以事例来说话。
垂虹桥建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先木桥,后石桥。王安石的《长桥》让垂虹桥初现端倪,米芾的“垂虹秋色满东南”使垂虹桥名扬天下。张先、苏舜钦、苏轼、苏辙、叶梦得、范成大、杨万里、姜夔、高启、唐寅、文征明、陈去病、费孝通……三百多位名人,四百多首诗词,对于一座桥来说是何等的厚爱和荣耀!何况,这里还是天子南巡和吴门才子雅聚的圣地,康熙来过,乾隆来过,唐寅、祝枝山、文征明等人来过,他们在垂虹桥头送别友人,品尝鲈鱼美酒,吟诗作画,成《垂虹别意图》,留下千古佳话。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长桥就是当年的垂虹桥。
1048年建成,1967年倒塌,900多年间的垂虹桥屡毁屡建,经历过19次修建。现存的东西两段为遗迹。
上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在介绍中国三座名桥的专文中,吴江垂虹桥排在大名鼎鼎的赵州桥之前,名列首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0abc60f2cb9c7e7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ed95e4bdb114604f.jpg)
那天的读书会请来了松陵镇的有关领导。据说,当地政府计划投资改造垂虹景区,
领导给大家展示了“垂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项目情况汇报”以及效果图。
松陵公园,垂虹景区,盛家厍老街……都在改造范围内。假以时日,吴江人将以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展示给四面八方的来客。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f543cdc250604de9.jpg)
希望改造后的垂虹景区商业气息别太浓,否则会淹没文化气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9e4f5eccca40404c.jpg)
怎样写好一座城,大家各抒己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641848f17cf4599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1125fc4eb6a942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55ea057ebefb5e36.jpg)
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人民医院的老木匠塞给十来岁的孙子一张纸币,叫他去找父亲,三江桥水机厂的父亲对儿子说,去看电影吧!少年从东门到三江桥,穿过盛家厍,买了一块棒冰……
那个少年就是现在的倪先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7107657/02769bc13d341fc5.jpg)
松陵,鲈乡,垂虹,笠泽,都是江城的别称。有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但愿也有人“因为垂虹桥,爱上吴江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