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琐记(三)——大地

琐记(三)——大地

作者: 大麦茶的味道 | 来源:发表于2024-02-27 18:00 被阅读0次

我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家经营着一家小卖铺。那一转圈几乎都是平房,只在家门口的土路对面,有一座六层高的住宅楼。

大人们习惯叫它“六楼”,就像喜欢叫我“小宇”一样,好像“六楼”是它的名字似的。

楼下经常有小孩玩耍。我有两个最要好的伙伴,雷和超。我们也常常在楼下玩,夏天里阳光最刺眼的日子,这座高大的建筑物总能投下一大片阴凉。

顺着“六楼”往西走,穿过一条狭窄幽暗的“夹道”,眼前便豁然出现一大片菜地。大人们习惯叫它“大地”,我们时常去地里玩。

大地的南面有一方水塘,里面常常蓄满了清水,一泓汪洋,明瑟可爱。

那水塘附近也不知是谁放的胡萝卜,我们也不管那些,拿起胡萝卜,像一群失礼的兔子,在清水里涮两下就开吃。

我至今仍记得它们的味道,又甜又浓郁。

有一年秋天,地里的马铃薯长熟了,胖嘟嘟的。我们几个孩子,大概有六七个吧,点燃了一堆火,在地里烤马铃薯吃。

大家伙七上八下地挖出地里的马铃薯,把它们外表的泥土剥掉,就扔在火堆里,围在一圈兴致勃勃地等着吃香喷喷的烤马铃薯。

夕阳西下,伙伴们的脸在轻薄的暮色里被火光映的红扑扑的,沾染着泥土的脸蛋也像一颗颗灵动的马铃薯。

孩子的耐性比惊雷还短暂,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马铃薯从火堆里扒拉出来,在地上滚一滚,迫不及待地就吃起来。可是我记得,那马铃薯好像并没有烤熟,我们白白折腾了一阵,却没吃的可口。

回到家,爷爷看见我,严厉的训斥了一番。我竟不知道自己的头发什么时候被火焰给燎白了,爷爷非常严厉地问我是不是玩火去了,“你看看你那头发”。就此后,大人们不准我们再去大地里野。

可是他们哪看得住我们这群顽童,一不留神,冬天的雪地里就洒满了我们跳动的身影。

那时的雪可真多啊,大雪过后,大地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花糖。我们几个小孩子,把一米高的雪窝子抠出一个大洞来,美其名曰“城堡”,然后钻到里面去躺着,要轮流去躺,人人有份才行。

对于大地上春天的印象,我并不深刻,我们这座边陲小城的春天总是在冬夏的夹缝里挤着。

可是夏天来了,一切又都不一样了呀。

世界生机盎然,一切郁郁葱葱。雨水来啦,鸟儿来啦,蛙鸣也来啦。

一阵大雨过后,喝饱了水的池塘边响起了满意的鸣叫声“呱”!“呱”!

在那样一个夏天,任谁也无法阻挡马铃薯们在田地里蓬勃愉快地生长。

相关文章

  • 琐思琐记0117

    琐思琐记0117 本色语文:让语...

  • 照片

    中秋琐记

  •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

  • 琐思琐记0120

    琐思琐记0120 《语文课程标准》对...

  • 琐思琐记0122

    琐思琐记0122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

  • 琐思琐记0121

    琐思琐记0121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新课...

  • 琐记(三)

    迎着迷蒙的霾,突然想起了蒙尘的kindle。索性拿出来,带着调侃的意味,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慢条斯理的看着。 ...

  • 琐记(三)

    1 在经历之前,我绝对不会想到,人生的大起大落,什么乐极生悲,喜极而悲至,短短几天里可以尝得淋漓尽致。昨晚想要写些...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 读诗琐记之《关雎》

    读诗琐记之《关雎》 ——《读诗琐忆》之三 作者:许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多么美的一幅景象啊。“窈窕淑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琐记(三)——大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yz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