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记(三)

作者: 素心空巷 | 来源:发表于2018-10-26 08:20 被阅读15次

琐记(三)

迎着迷蒙的霾,突然想起了蒙尘的kindle。索性拿出来,带着调侃的意味,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慢条斯理的看着。

就这样跨过了流向京城的南水北调的河水,绕过了拆拆建建的工地,拜访了《诗经 柏舟》中的女主人公共姜氏的塑像,瞻仰了伤痕累累的天王寺善济塔。
琐记(三)

就在这思绪纷乱之中,我竟然断断续续地读完了一篇叫做《一颗简单的心》的小说。读到最后一章时,我正走在嘈杂的步行街。一股悲悯突然涌来,让我猝不及防地独立于这熙攘的人群中。

福楼拜拥有无与伦比的精致和简约。他在这个篇幅不长的小说里塑造了一位出身低微,爱过、隐忍、忠厚,勤劳、无私的女性形象。主人公全福先是爱一个男子,其后是她主妇的儿女,再后一个外甥,后来是一个精心照料的老头子,最后是她的鹦鹉。她倾尽所有的爱,唯独没有她自己。她的影像常常令人想起奉献自我而没有自我的众多的母亲。事实上,她的一生正如母亲对儿女的情不知所起、虽九死而不悔的一生。
琐记(三)

《一颗简单的心》严格来讲故事平淡无奇。然而通过福楼拜这位巨匠妙手,赋予其一种朴素的动人的力量。这股力量能撬开读者牢牢包裹的外壳,让人暂时抛弃多年历练的坚硬,从而触碰到最柔软的内心。这在当今已是难能可贵。

“丑恶也有道德的密度”。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往往要在卑微者身上彰显它的崇高,那就真成了问题。幸好前方有光明。

琐记(三)

相关文章

  • 琐思琐记0117

    琐思琐记0117 本色语文:让语...

  • 照片

    中秋琐记

  • 琐思琐记0116

    琐思琐记0116 柳咏梅老师和她的孩子...

  • 琐思琐记0120

    琐思琐记0120 《语文课程标准》对...

  • 琐思琐记0122

    琐思琐记0122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

  • 琐思琐记0121

    琐思琐记0121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新课...

  • 琐记(三)

    迎着迷蒙的霾,突然想起了蒙尘的kindle。索性拿出来,带着调侃的意味,一边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边慢条斯理的看着。 ...

  • 琐记(三)

    1 在经历之前,我绝对不会想到,人生的大起大落,什么乐极生悲,喜极而悲至,短短几天里可以尝得淋漓尽致。昨晚想要写些...

  • 简读17-《纽约琐记》

    陈丹青,《纽约琐记》(修订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83页,130千字。 琐记,恐怕最适合琐读的方式—...

  • 读诗琐记之《关雎》

    读诗琐记之《关雎》 ——《读诗琐忆》之三 作者:许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多么美的一幅景象啊。“窈窕淑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琐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jah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