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命悬一线都发生在神不知鬼不觉中。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鞅在魏国的时候,魏国相国公叔痤年老病重,便向国君魏惠王推荐商鞅接自己的班,魏惠王没有表态。
公叔痤就说:“商鞅年虽少,有奇才,大王如果不想用他,一定要把他杀掉,千万不要让他为别国所用!”魏惠王也没有采纳。
公叔痤去世后,商鞅西投秦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实施著名的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自此国力日强,秦遂以霸。
不为我用,便为我杀,不给未来的竞争对手留下根苗,古人思维非常极致。
魏惠王不用商鞅,也放过了商鞅,遂成全其在秦国一展抱负。秦国从西方边陲小国实现弯道超车,赢在秦孝公识才用才。然而,兔死狗烹,商鞅最终命丧秦惠文王之手。无他,执法太苛,德未为先。(连环画《商鞅变法》插图)
晋公子重耳一路颠沛流离,受尽白眼,来到楚国。楚成王慧眼识人,觉得重耳一定成大事,就用最高规格的礼节款待他。酒酣耳热之后,楚成王问重耳:“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
重耳再拜稽首对曰:“您啥都不缺,又叫我用什么来报答您呢?”楚成王说:“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回答:“要是托您的福,能够回到晋国,将来万一晋、楚两国交战,我愿退避三舍。要是这样还得不到您的谅解,那么我只好披挂上阵,以与君周旋。”楚令尹子玉说:“请杀晋公子。
如果不杀,一旦他回到晋国,必然会给楚军带来大麻烦。”楚成王不听,还厚币以送公子入秦。其后,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兑现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大败楚师,走上春秋五霸的神坛。
城濮之战,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遵守和楚成王的约定,令晋师退却九十里。这一撤退既得了大义名分,又完美实施了战略后退,为获胜打下伏笔,还为中华成语宝库贡献了人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退避三舍。
杰出人士,明里暗里,遭受刀枪剑戟;普通之人,相互之间,频频使出斧钺钩叉。我们都是普通人,只关心世态人情。做普通人的狼狈之处就是经常被上面的人踩,但是,更多的踩踏发生在普通之人的相互之间。
村夫村妇,布衣之怒,以头抢地。市井小民,一言不合,拔刀相见。更有虚拟空间,网络暴力,人人都是受害者。普通人为何总是为难普通人?人生百年,都在刀头上滚过。观世像百态,大多数的险恶,不为己知。看现实世界,更多的杀机,来自背后。何以远祸?以德为先。化险为夷,还靠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