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基本都是被故乡投喂的人。
念着乡下,那片随时魂牵梦绕的地方。
回到县城,并不算回到老家。需要回到乡下,回到那个村庄,才算真正回到了故乡。
要回去,很简单,只要你想,都可以。要回去,也不简单,因为有很多亲朋好友在忙着安排。计划发出去,得到认可后,我们才得以成行。

不得不再次赞叹时间的强大。春节回去时,还是一大片没有枝干的蒿苗,只是铺在地上。今天回去时,已经长得老高,有的甚至可以和我的身高相比。我这长了40多年的人,面对它们时,竟然有些自愧不如。一大片蒿苗将屋前屋后包裹,我们只得从按照以往的路径走出一条路来。

没有停留到2分钟,先生催着走。我说:“不忙,我要去看看妈妈种的菜。”是的,现在妈妈虽然长住县城,但她偶尔会回到乡下种一点菜。不止一人包括爸爸在内的都会说:“你一去一来的车费就可以买很多菜了。”但妈妈一直在坚持这样的行动,也许,我还是懂妈妈的。我对他们说:“但她回来这一趟的快乐和满足,却是很多钱都买不来的。”妈妈的目的是种菜吗?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一直靠土地为生的人,无论如何都不会轻易离开土地的,他们对土地有一种亲近感。说不是,是因为只有家乡的土地,家乡的气候,家乡的人,那里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个非常安全舒心的场域,这个场域让妈妈心安,让妈妈自由,让妈妈快乐。
前些年暑假回来,妈妈种的豇豆、茄子、辣椒好极了。这一次,看见了妈妈种的绿豆,有些已经成熟了。想起小时候,我经常干这个活儿,背上背篼,戴上草帽,去地里摘成熟的绿豆角。刚长出来的是青色的,成熟的是黑色的,辨识度极高。只是绿豆角上有很多细毛,很容易引起手痒。尤其是辣椒红了的时候,去采摘红辣椒,回来后手心又辣又痒,要持续好几天。

妈妈说:“这次她种的辣椒全是朝天椒,因为看到有人扔了一堆辣椒种子,就捡了回来种上。没想到,全是朝天椒。”这朝天椒,在我眼里就只是一个观赏物,那种齐刷刷朝天上长的架势,有一种以小博大的气概在里面,至于它的辣度,我是不会品尝的。

头上是蓝天白云,远处是墨绿色的山。举目一望,都是美景。这是我以为只能在别处才能看到的美景,谁知今天被我撞个满怀。晒了朋友圈,好友感叹:这是福地。

离家最近的一块秧田,秧苗正郁郁葱葱。我喜欢这样的绿色,稻穗快要胀满,绿色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黄。这是大自然的神奇所在,也是我们的感恩所在。

玉米们,都长着挺拔的身子,成熟的变黄,还有青色外衣的,就等上一段时间。家人掰来好几口袋成熟的玉米,我熟练的将它们脱去了外衣,露出黄澄澄的玉米粒。晒在院坝里,一地金黄,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


丝瓜、南瓜、黄瓜、苦瓜,长得正盛。我喜欢去捕捉它们,什么样姿态的我都喜欢。我对它们的喜爱,有时候超过了喜爱自己。

路过一户人家,小猫睁着大眼,对我这个陌生人投来非善意的光。但它还是很享受我拍下它,连同它身边的那一地红辣椒。
午饭过后,我们便张罗着回县城。只是妈妈还在忙碌,她抡起锄头,将那些蒿苗都解决掉了。有时候,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会成为我们的挡路石。
我站在太阳底下,汗水不停的流。于是催促妈妈不再弄了。我有些沮丧,沮丧是因为我不能帮妈妈做太多。我也不能在其他人面前维护妈妈对土地的情感。我想,这就像别人不会理解我对故乡的情感一样吧。
被故乡投喂大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故乡深深的印记。这印记,是永恒的,是深刻的,也是唯一的。
我喜欢这样的投喂,让我不管走多远,都记得回家的路。
雨果说:感觉自己故乡甜美的人是温情的初业行人,把世界所有地方都当做故乡的人才是强大的,而一个完美的人,会将世界每一个地方都当作流放地(异乡)。
我还是那个温情的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