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得国不正,宋太祖本来就是后周的一个侍卫长,一朝黄袍加身,所以立国后总有种“患得患失”之感,蓄意提升军权,导致相权衰落,从上朝取消宰相的座位便可见一斑。
不过钱老开篇就“宋是最贫最弱的一环”,我有点恍惚,先生前面那客观辩证的态度呢?不是说任何制度不是绝对有利绝对有弊吗?
有唐朝藩镇割据的例子在前,经历五代十国,宋充分吸取教训,把军事和政权分开了,由枢密院管军事,行政中门下省和尚书省在宫外,只有中书省在宫内,宰相不再管军事,避免了军权独揽。当然宋还从地方抽调精锐,建立禁军,让军事集中于中央,地方军事越来越弱,军事上设立很多部门分权抗衡,比如与枢密院平行的三衙,殿前指挥司、马军指挥司、步军指挥司,属于军事指挥机关。其实还有很多办法,比如“更戍法”,这些政策让中央集权进一步加深,但是随之制度臃肿,效率低,
但是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宋朝的,虽然宋朝军事不行,打架不行,但是经济和文化还是非常繁荣的,陈寅恪也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不能一味地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有些政策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宋开始是实行“差役法”,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实行变法,新法中实行“免役法”。那时候民众根据家庭条件,收入情况等划分成九等。上当户家里有钱的,就可以花钱,不用去服役了,没钱的下等户,还是原计划服役,这样一来,对于富户或者出得起钱的来说,不用服役,青壮年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生产,所以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一波儿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收到钱了,充实了国库,可以用这个钱去招募人员当差,还能扩大就业。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啊?其实跟现在有点像,打工人工资达到一定的收入,交税,然后就专心负责工作生产,国家再拿税收去招募公务员……继续来看这个免役法,按理说这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啊,但是实际实行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比如上等户通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把自己的等级调低,装穷来转嫁负担,而地方政府有的为了政绩想发设法征收免役钱,无疑有增加了民众税收!
当然后来司马光上台之后又来个对新法的全盘否定,新旧党政一直持续不断,相互攻击,互撕肯定是没有好处的,不做过多阐述!
文中还说到蔡京这个人,其实这个人的上位史还是挺有意思的,也算是长袖善舞了,在两党之间周旋,后来位极人臣!
宋朝出现了纸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宋朝不止有一种纸币,而且纸币的使用是呈“特区”式的,在货币上相当于国中国了,比如交子,就是四川地区的,全国实行的是铜币,四川和陕西用铁币,当然也跟地理位置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问题有关,藩镇没有割据,纸币反倒割据了!
宋朝一心想改变唐末以及五代时期的弊端,反使自己身入旋涡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弊端,但是不可否认宋让中华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教育、文化、商业等都得到繁荣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