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抗暴诗
苏东坡的诗,有的轻松愉快,有的凄凉心酸,有的是讽刺诗,有的是山水诗,有的是爱情诗。可是,这些诗的嬉笑欢乐表面之下,却是失望不安,忧虑甚至恐惧的气氛。
在当时朝廷上,最厌恶议论朝政,他这种写诗风格,必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苏东坡的这个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快乐时很难说不快乐,不快乐时也很难假装快乐。在当时,很多忠臣有的已经死亡;有的隐退;还有的专心致学,例如司马光;还有的人明哲保身,闭口不谈实事,例如东坡的弟子。
只有苏东坡不够圆滑,看不惯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坦率表示自己的感慨。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诗很快会传到京师,但却毫不在乎。
苏东坡写的这些诗,越写越多,累积起来能够看得出他蔑视当政者的威信,他挖苦当权派。虽然他的诗没有公开反对当局,但是这些诗却像蚊虫叮咬,令有些人烦躁,刺痛不安。再加上苏东坡的一位好友把这些诗刊印出来,就更使有些人烦恼。
苏东坡在杭州的任期届满以后,因为他的弟弟子游在山东任职,于是苏东坡就曾请调到山东去,足以可见他们兄弟情深。
后来王安石去职,由吕慧卿当权。在苏东坡的诗中,写过孩童死于路边,藏埋尸体,热泪盈眶。
他的诗在那一阶段达到了完全成熟的地步,诗中由原来的愤怒转变成安详平和的风格。在那个最难过的日子里,写出了最好的诗歌,同时,为了弟弟子由,苏东坡也会写出好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