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碰见娘,无事哭一场。
老家的一句俗语,是说孩子在妈妈面前撒娇的样子。
一周下来,总是周末的时间反而更累,带着圈儿出去转,跟她屁股后面跑,可心是愉快的。圈儿也知道这点,于是只要我们一过周末,她就一下子什么都不规律起来,睡觉需要多玩一会儿,吃饭要让小猪佩奇陪着,出去玩要让爸爸妈妈都一块,一个都不能少。
中午本来两点就要睡觉的,到点了却还兴致盎然。跑跑,扭扭屁股,一直用手指着嘴巴要吃好吃的,不一而足。最后实在困了,却不让人抱。看样子必须要睡了,我也就硬把她抱起来。挣脱,哭,明明指着说自己鼻涕都流出来了,给她擦还不让。明明已经困的眼睛睁不开、身体东倒西歪的,就是趴在我的肩膀上。哭喊着想要“妈妈”,我对她说我就是,不行。即使不睁开眼看,仿佛也能感受到。最后圈儿妈出来了,抱起她,立马趴在肩上,不做声,睡着了。
这下我才发现,老家俗语中的“娘”原来不是泛称,而就是特指。妈妈,确实是每个孩子更为依赖的港湾。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虽说的绝对,但也不无道理。毕竟第一次做父母,确实也是在摸索中对待孩子教育。而既然是摸索,很难没有差错。之前我总以为,我要自己强大,要成为圈儿眼中无所不能的超人,给她最大最强的支持。于是,我去尝试,去努力,想着去打开自己新的方式。
但今天觉得,我心思可能有点偏了。努力变得强大,固然需要,但倘若这个过程中,占用了太多本可以陪伴的机会与时间,很有可能犯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
“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你怎么如此不听话,你知道爸爸妈妈有多拼吗?”
我听不到这是爱的表达,我觉得这是一种并没有征得对方同意而签就的双方协议。可能孩子根本不需要,而我们视之非凡。
看过好多书,通过很多道理,但可能只是对自己有多帮助,亲子关系教育的提升,尤其是从小的时候,好像不能因熟读《万历十五年》等而有所裨益。我觉得,除了花些精力在陪伴上,主动学些为人父母的知识也是必要的。毕竟,我们做的这父母,都没经过培训,更别说合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