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之井田迷雾—读《小雅·大田》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之井田迷雾—读《小雅·大田》

作者: 金台望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06:37 被阅读48次

    1、原文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①,既备乃事。以我覃耜②,俶载南亩③。播厥百谷,既庭且硕④,曾孙是若⑤。

    既方既皁⑥,既坚既好,不稂不莠⑦。去其螟螣⑧,及其蟊贼⑨,无害我田稚⑩!田祖有神,秉畀炎火⑪。

    有渰萋萋⑫,兴雨祈祈⑬。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⑭。彼有遗秉⑮,此有滞穗⑯,伊寡妇之利!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来方禋祀,以其骍黑⑰,与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2、注释

    ①种:选种;戒:准备工作,包括修农具,事耦耕。

    ②覃(yǎn):锋利。

    ③俶:开始;载:从事。

    ④庭:直。

    ⑤若:顺。

    ⑥方:谷穗空壳;皁(zào):谷结实未坚。

    ⑦稂:空谷。

    ⑧螟(mínɡ):蛀稻心的害虫;螣(tè):食苗叶的害虫。

    ⑨蟊(máo):食稻根的害虫;贼:食稻茎的害虫。

    ⑩稚(zhì):幼禾。

    ⑪秉畀:执与。

    ⑫渰(yǎn):云起;萋萋:云行貌。

    ⑬祁祁:众多貌。

    ⑭穧(jì):已割而未收的农作物。

    ⑮秉:谷把。

    ⑯滞穗:遗弃的谷穗。

    ⑰骍黑:赤色牛、黑色豕。

    3、翻译

    广阔田地将开始广种庄稼,农夫们选好粮种、整修农具,那些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扛着我锋利的板锹下地,开始在南亩耕作。播下五谷杂粮,庄稼长得挺直又健壮,周天子看了非常满意。

    禾苗开始秀穗进入灌浆期,很快籽粒坚硬开始成熟,地里没有秕禾也没有杂草。农夫们除掉食心虫食叶虫,还有那些咬根咬节的虫子,不教害虫祸害我的幼苗。祈求田祖农神,把害虫付与火烧。

    天上云起云飘,带来雨水。雨水先灌溉公田,顺便浇灌农家私田。那里有没割下来的幼苗,这里有没捆起来的稻谷。那里有丢落的麦捆,这里遗漏的禾穗,留给那孤寡老妇来拾取。

    周天子来到田间,带着妻子,到南亩送饭慰问,管农业的官员喜上眉稍。周天子恭恭敬敬祭祀,献上红牛黑猪作为牺牲品,供上五谷杂粮。虔诚祭祀进献供品,祈求上苍降下福禄多多。

    4、解读

    此诗是《小雅·甫田》的姊妹篇,两诗同是周王祭祀田祖等神祇的祈年诗。《小雅·甫田》写周王巡视春耕生产,因“省耕”而祈求粮食生产有“千斯仓”“万斯箱”的丰收;《小雅·大田》写周王督察秋季收获,因“省敛”而祈求今后更大的福祉。春耕秋敛,前呼后应,两篇合起来为后人提供了一些西周农业生产的历史资料。

    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来讲,这首诗带来了一个千古谜题:井田制。

    孟子可能是中国古代最早主张恢复井田制的思想家。《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他对井田制的描述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他的主要证据,就是《小雅•大田》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句。他指出,周时实行的应该就是这种八家为井而有公田的井田制。但由于资料的极端缺乏,孟子虽提倡甚力,但语焉不详,故有学者认为,井田制根本就是孟子根据有限的历史资料重新构建的一种理想而已。

    《春秋谷梁传》论井田制与孟子类似。在宣公十五年“初税亩”条下,其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其一。”《谷梁传》虽称传自子夏弟子谷梁赤,其成书则在西汉初期,故其对井田制的描述,很可能得自孟子启发。成书于汉代的《周礼》(此据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论及井田制,很有可能也是源自孟子。

    鼓吹“井田制”最力的是宋代儒家。二程、张载、李觏等学者都主张“复井田”,提出了带有均田性质的道德理想主义改革方案。

    李觏认为井田制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对之考究甚详。在他早期政论文章《潜书》中,他提出应实行井田制以保障民生:“吾乃今知井地之法,生民之权衡乎?井地立则田均,田均则耕者得食,食足则蚕者得衣;不耕不蚕,不饥寒者希矣。”在《平土书》中,李觏根据《周礼》还原出的井田制是这样的:

    国土分野:以都为中心,按郊(又分近、远郊)、甸、稍、县、畺,以百里为单位,向外环状扩散。

    行政系统:郊按家、比、闾、族、党、州、乡,建立六乡;甸则按邻、里、酂、鄙、县、遂,建立六遂。

    都鄙(在郊甸以外,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按井田制组织社会。

    井田制下,土地则按井、邑、丘、甸、县、都、同,层层分割;地块之间,按遂、沟、洫、浍、川建有排水系统;又按径、畛、涂、道、路建有交通系统。

    张载对推行“井田”实践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与学生们买地一块,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并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犹记小学时代的历史课本中,说周代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开阡陌,废井田”,说得煞有介事,以致我一直认为井田制是一个有充分文献支持的事情。后来研究政治思想史,想努力追索一下井田制的来龙去脉,发现这句“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就是最早的“证据”。而现在,更多学者是怀疑井田存在的。

    瞧,诗人的一句感慨,带给思想家们这么多的穿凿附会、想象发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之井田迷雾—读《小雅·大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xr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