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考试,早上连着监了两堂。下午第一堂是语文,教务处老师开考后,就把卷子给了我们科任老师。大概看了一下题目,初一语文出的有些偏了,默写出现了不用背诵的《植树的牧羊人》和《杞人忧天》中的句子。《杞人忧天》还好,是文言文,要求孩子们多少背诵了些,《植树的牧羊人》我自己一瞅,都不知道填什么,需要翻书看看,心想这三分是没戏了。而后,又看到文言文对比阅读,初一第一学期,孩子们文言文字词积累和翻译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文章是有些难了,可能效果也不会好。顿时,有种教了一学期,好像全都讲偏了的感觉,静待答卷吧。
四点多一些,卷子拿到手里,因为周四早上要成绩,我明天还有三堂监考,得抓紧时间阅卷了。我主要负责作文,题目是《有____真好》,前面有写作导读,学生还写得不错,除了个别不认真的写了四五行九十行的,孩子们书写工整,立意明确,主题突出。初一这水平,也是基本可以了。只是听着其他老师阅卷时吐槽的种种,不由得头皮发麻,暗叹:辛苦一学期教了个什么呀?来,让我们听听这些有趣的答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都变了什么,有回答“小男孩”的,有回答“过路人”的,还有回答“劳动妇女”的……想着要过年了,硬是忍着小心脏受不了的“痛苦”,几个老师商量后,给“劳动妇女”打了个对号。《朝花夕拾》写成《朝花西拾》的比比皆是,给友谊故事凑朋友的:“__和伯牙”,答管仲我还可以理解,应该是讲述管仲和鲍叔牙的时候,这些熊孩子把伯牙和鲍叔牙记混了,可是写刘邦的,我就有些不理解了。更有甚者,“__,关羽和张飞”有写曹操的,有写“朱葛亮”的,我是万分无语啊!敌我不分不说了,诸葛老前辈的姓也被改了,甚至还有写刘邦,这个恐怕差得辈分有些大了吧!
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认真改我的作文。体育组的蔡老师这次搭配改语文,有些改不动,家里还有二宝要着急管。发扬一下团体精神,帮忙改了一沓一、二题,又是一肚子气,字音字形全错了的能占到一半。于是,边改边抱怨起来,初二老师安慰说都一样的。
好吧,我们只能集体思考,本学期教语文的这伙子人,都干了些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