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4年邂逅新教育,写教育叙事就成了每位新教育人必走的路。为什么写教育叙事?这应该先明白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教师记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写教育叙事,我个人认为有几点好处,第一就是反思自己的行为,觉察自己的内心。当初,因为有写日记的习惯,刚好新教育提出“暮省”,这正契合我爱记录的习惯,于是,每一天我就记录下一天里,发生的师生之间、以及教育教学的事情。还记得2016年加入到新教育的相关qq群,每天跟着群内的优秀者,进行暮省打卡。就这样,养成了写教育叙事的习惯。在书写时,我会发现,我的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或者我在课堂上应对突发事件的可取之处,也或者是和学生进行的一次促膝谈心,还或者是和家长的一次交流……有了素材,随手写下来。到期末时,把这些小片段“串”起来,就成了一篇优秀的文章。当然,这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写教育叙事的第二个好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由原来的二三百字,到如今的日更千字文,我觉得都是分分钟的事儿。
写教育叙事的第三个好处,得到了一些额外奖赏:我的多篇教育叙事在新教育征文中获得大奖,多篇文章在多个公众号发表。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为喜欢,因为坚持……所以也影响到了我的学生们,激发了写作热情……“一日写一日功,一日不写十日空”。有了这样的鼓励,也让我有了坚持的动力。我相信功不唐捐。
想想历史长河中那些优秀的写作者他们的坚持:吴承恩写《西游记》花了七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十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二十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二十七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三十四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三十六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三十七年。每一组数字,都让我感悟到,世界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也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成功和艰苦奋斗是一对孪生兄弟,持之以恒是成功的“铁律”。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写,写教育叙事,因为,既然上路,就要风雨兼程。不求成名,但求垂垂暮年时,翻看一篇篇自己一笔一划书写的叙事,不为当年的碌碌无为而羞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