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内部人事架构区分的反思

作者: d971bebcb109 | 来源:发表于2019-03-01 12:05 被阅读1次

    一、背景描述

    我是公司人事行政的负责人,下面有两名同事。这次的问题主要出在人事架构的分工不够明确所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二、问题的客观描述

          一个任务布置下去,一个人主导是最为合适的,但是两个员工都有参与,没有明确的分工。

          最近的一次的问题,我布置“人事招聘”的任务下去,已经三天过去了,每天的电话成果都是个位数,效果非常不好。召集人员开会,问责下去,反馈来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专注招聘;每个人都因为忙于其他的“xx”工作而没有全神贯注在招聘;

    第二,工作杂糅且重叠,分工不明;他们忙的这些工作,都不全是自己所属部分的工作,非常杂糅,且重叠;

    第三,没有急公司所急;而眼下招聘需求紧迫,招聘进度缓慢且不被二位列为重点,但每个人确实有做事情,但是做的事情都不是眼下公司最重点的工作;

    第四,理由与借口;我想要让他们把“招聘”列为重点,而她却说有xx其他的事情要做。

    三、我内心那些,错误思维逻辑导致的非客观感受有哪些(一定不能够当任何人的面表达出来的内心感受)

    1、想先捡那些不重要且很轻松的工作做,再做这些重要的工作;

    2、没有把公司最急迫的任务放在心里;

    3、布置任务给他,他总是有很多的借口,去不把这件事情做好;

    4、当你问责他工作的时候,他会把一系列不重要的小事罗列一大堆出来,显得自己好像很忙的样子

    5、同一件事情,两个人都去涉足,明明只需要一个人就好了

    6、同一件事情,我已经安排其他人去做了,但是他依旧也会去参与;这个热心的点没问题,但是他忽略了他本身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并且以此为 未完成任务 的理由;

    7、我认为是员工工作量不饱和,自己做事情效率极低,但是却喊工作量太多,还需要人手辅助;

    8、喜欢借其他员工事实上是“不经意提到”之口,夸张化事情本身的重要性,从而去侧面表达自己的不满;然我感到私信很重,做事情不客观,甚至会激化其他员工的消极情绪。

    想到这些思路,即我对员工的看法,我觉得我内心的情绪是焦虑的。但是我知道,这只是我从某一个维度去想问题所看到的,很单一的维度。我要想我能否从其他维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也许

    四、如果没有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会出现哪些糟糕的情况

    1、根本问题没解决,公司招聘跟不上,业务上不去,公司就面临恶性循环,最后倒闭;

    2、根本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再招聘一个专制招聘。但是他们彼此间的分工依旧很模糊;今天最紧急的事情是招聘,可能明天最紧急的事情是其他的,难道我还要再招一个专职?那我一个公司人员不过三十人,却又如此多的人事行政?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就会导致人员成本冗杂,工作效率低。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情绪不满的表达出来。伤了员工的自尊心,他会觉得自己做了有价值的事情你没看到,眼里只看得到问题,而我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他确实也有一些贡献,如果我一味的埋怨,那也太不客观了。

    4、如果伤了员工的心。第一,以后别的员工反馈给他一些重要的信息,他就不会反馈给我;第二,工作中抱着埋怨的情绪,工作质量和效果就越来越差;第三,我自己沟通的过程中,也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这个并不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

    5、我有想过,让他每件事情做之前都来找我报备,这样我才能明眼看出他的工作效率和优先排序,这样他就不会再找很多借口。但是这样会非常严重影响彼此之间信任度的问题,管理的手法也非常的生硬,容易起反作用。

    五、最好的结果我期望是什么样子

    所有事情理得顺,对我而言,他们能够完成公司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能够有不断完善调整的能力;对他们而言,他们工作思路清晰,不断精进自己的工作效果。大家各有所得,非常满意。

    六、向CEO学习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总经理出面帮我协调解决了这个矛盾。他提出,需要明确的分工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先解决“体制”问题,再解决“人”的问题。因为,大部分情况下,人的问题来源80%,都是“体制”的问题。

    他每次在跟我私下谈问题的时候,都能够表达出愤怒;但是当他当面去解决问题的时候,都总是笑眯眯,并且让别人很舒服,甚至能够激发别人的动力。

    七、、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缺陷

    1、我着眼于具体事务,没有抽身去反思问题本质出在哪里

    我没有找到一个,挖掘事务本身问题到底在哪里的,思维逻辑框架。总是在处理表层的基础工作,一直在执行,但是发现问题,却没有能够思考出,本质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梳理这件事情本身的逻辑不够清晰。

    2、我只着眼于,眼前会遇到的问题,没有从长远角度去分析利弊

    如果执行“分工”后,我担心的两个问题。第一个,负责行政的那个人,行政本身没有什么工作,跟打杂一样,工作没有那么重要,替代性强,没有什么核心实力。那么这个人的工资的性价比就非常低;第二个,彻底分工后,负责人事的那个人,工作就过于饱和,导致无法完成眼下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可能面临需要重新招聘一个专职招聘的人手,增加工作成本。

    但是我觉得我自己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分析利弊,我只从眼前的弊端去看待问题,所以看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我就有点沉不住气。

    短期来看,不去解决的:优点:人事行政不分工,互相做,工作就比较饱和;缺点:没有办法真正推进和解决公司最核心紧要的问题,发生问题也找不到责任人;

    长期来看,不去解决的:优点:不需要再招聘人,没有额外成本;缺点:两个人拿着10k的薪水做着6k的事情,不值得;公司永远都无法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无法翻身;

    综合长远利弊,还是“长痛不如短痛”,早早的解决;

    并且,组织架构分工明确,带来的好处:a、所有公司的难题,能够得以推进;b、员工自身能够得到成长;c、德不配位的人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明眼就能看出来,工作成果能够快速显现出来,也能快速的清除掉,换更合适的人进来;d、有了c,那么公司工资成本的性价比就逐步提高起来;

    3、情绪主导 | 脑海里的画面是如何开掉他,而不是去想如何从本质解决问题

    我有时候,想问题,就想着这个人怎么不好,我在他面前要去提什么样的事情,说的让他羞愧。其实我这种思路是非常不对的。第一,我自己难受,我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第二,我没有办法客观公正的思考;第三,解决问题的时候,我思路不清晰,会慌张。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说,容易激化矛盾,把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引导。

    八、我如何优化我的思维逻辑

    我参考樊登介绍的书的内容-《思辨与立场》;与其自己想,不如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

    想要合理评估自己的推理能力,需要我们一直介入自己的思维,并以思维质量标准为参考,来考察思维的各个部分及推理的整个过程。通常我们要使用到的标准包括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关联性以及深度、广度、逻辑性、重要性和公平性。

    1、清晰性

    (1)你能就那一点作详细阐述吗?

    (2)你能换个方式来表达那一点吗?

    (3)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2、准确性

    (1)它是真实的吗?

    (2)我们该如何检查它是否准确?

    (3)我们该如何探寻它是否真实?

    3、精确性

    (1)你能否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2)你能否更具体一些?

    4、关联性

    (1)那些问题如何与议题有关?

    (2)这一观念如何与其他观念相关?

    5、深度

    (1)你如何考虑问题中的各种难题?

    (2)你如何处理问题中最重要的各种因素?

    6、广度

    (1)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另一个观点?

    (2)是否存在看待这一问题的不同方式?

    (3)从。。。立场看会怎么样?

    7、逻辑性

    (1)这些放在一起符合逻辑吗?

    (2)这些都能根据你所说的得出吗?

    (3)这些东西如何根据证据推导得出?

    (4)之前你用的是这些,现在你说的那些,我不能理解两者何时为真;

    8、重要性

    (1)针对这一议题,我们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

    (2)在某个背景中,为何那个事实很重要?

    9、公平性

    (1)对于给出的证据,我的思维公平公正吗?

    (2)这些预设公平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20|内部人事架构区分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fduqtx.html